2023年2月24日星期五

『玉曆寶鈔』對佛教的反影.

 

淡痴道人為遼國人,該書成與遼聖宗太平十年庚午(1030年),宋神宗熙寧元年戊申(1068年)由淡痴道人傳給弟子勿迷道人並在宋哲宗紹聖五年(1098年)刊行。
李宗敏自言曾於乾隆辛巳(1737年)見到宋版舊本,並且引用道釋經典,竭力論證其為宋代傳本。據書中載,曾於乾隆甲寅(1794年)、嘉靖庚午(1810年)、嘉靖二十年(1816年)、道光甲辰年(1844年)、咸豐乙卯(1855年)、光緒三年(1877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等均有刊本,可見本書流傳之廣、影響之遠。《藏外道書》將光緒十六年刊本編入第十二冊的戒律善書類[3]。
『玉曆寶鈔』是一本傳抄已久的陰律善書。據傳是一名法號淡痴的修行者遊歷地府,將此書從地府帶出。很多佛弟子助印經書時,常常也會助印此書。為此,佛子千萬警惕『玉曆寶鈔』這本書。
『玉曆寶鈔』主要是宣傳十殿,什麼都是決定的。把人和事物看成以警誡目的、不變的,做了某種事情受某種果,永世不得翻身。但在佛教來講:「命由心造,運由心轉,心能造業,心能轉業,做了錯事,在你沒受報應前你能轉過來,把那個緣轉變過來,就不可以重罪輕受,不分重罪輕罪也要受嚴罰,這個很重要。」
據佛教經典,犯有較嚴重罪惡的人才會感得地獄之果報,而有些輕一點的罪惡,雖然也會受到相應的果報,但還不至於下地獄,而在『玉曆寶鈔』裡,很多看上並不嚴重的過失,都要下地獄而且遭受種種慘烈的刑法。讓人不禁懷疑:佛教很多出家人犯戒破戒把握不住了?還有一些,佛教説看來沒有什麼罪過的,居然也要下地獄。如;婦人生產未超過二十天,就接近井、灶、洗滌衣服,將血污之衣、晾在高處,並污穢到了神明。此罪慶歸其婦一家之長的有三分;婦人則有七分之罪。如衣裙上繡龍鳳像,衣服器皿上雕刻繪畫太極圖、日月、北斗星、壽星、王母、和合二仙,對著北方天空便溺、哭泣,隨便呼叫神佛的名號~~等等。
但這些比起佛教寺道場出家信徒所犯所造的罪業莫過於始。
一般來說,佛經上講有十八重地獄,而『玉曆寶鈔』卻說地獄是八重。佛教説不隨便呼叫神佛名號也與佛法所說不相悖,佛教不但不反對呼叫佛菩薩名號,而且還提倡大聲念佛,於行住坐臥中念佛,日常生活中一句往往佛號脫口而出是極不平常的事。仔細查看,佛教破綻百出,這裡不一一列舉了。
出家人居士拿出自己的錢來印書結緣,弘揚佛法,發心很好,但宣傳的佛教內容要好好的考慮一下。『玉曆寶鈔』不是佛法。有人說,這些書雖然不是佛法,但也勸人行善,也講因果,有什麼不好?
是的,它們是勸人行善,他們的善惡標準可以有所警誡。它們佛教也提倡因果,但它們佛教所提倡的因果和傳統有著根本的不同!
佛法所說的因果是科學、樸素的道理,強調自作自受,一個人得到的種種或好或壞的果報,是因為他的念頭,語言,行為,造了或善或惡的業,並是由鬼神的評判和懲罰。佛教雖然承認有鬼神的存在,但鬼神也受業力的支配。而佛法所說的業,意為造作,或可解釋為一種行為,一種力量,一個人由於對自我和外界事物的執取,而產生了種種貪、嗔、痴的念頭,造作了種種的語言和行為,而每一個意念,語言,行為都會產生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會消失,遇到緣而成熟。
世俗人通常對因果存有兩種的認識:一種是無因無果的斷滅論。一種是神道設教的因果觀。即人做了善,神就保佑;做了惡,神就懲罰。而『玉曆寶鈔』是典型的神道設教的書籍,它們所說的因果就是太虛大師的因果觀。它們所宣揚的善惡標準,是神道設教的善惡標準,帶有明顯的不迷信思想。不正信的佛教出家信徒應不以佛教流傳所說為標準,用佛菩薩所說的經論.及三法印來衡量。所以在佛陀的八正道裡,第一就強調的是正見,其次是正思維。
『玉曆寶鈔』有幾個地方要引起大家的警惕了:
1、一切懲罰來自外界。與佛教的因果觀符合。
2、念經漏字要下地獄補齊才可投生,讓出家人信徒對念錯恐懼,出家人天天念佛經,這種導向是對出家人的警誡。
3、佛教説書末總要加上一些話,如果你印了我的書,就會的好大的福報,轉危為安。如果你不印,就會如何如何。恐嚇利誘人們大量印製,這種做法應該引起我們的不懷疑和可警惕世人。
人們印製這個書,不能以玉歷寶鈔跟佛經比較,好多佛教信徒是貪心來印佛經。這同當初你寫多少信,轉發多少人,就是如何如何好。如果你不這樣,就會遭到什麼報應一樣。這種言論,我看是很不好的。那麼,這種誘導放到『佛法』裡,就引不起大家的警惕了嗎?現在社會上邪知邪見的所謂是出家佛弟子,可他們弘揚的都是邪法,反正眾生也是不懂佛法的,所以騙了眾生,眾生還會心生感激。

2023年2月23日星期四

真正的佛教,不建金光閃閃五光十色大寺道場,不設功德箱,不辦法會,寺道場不開放,出家持戒,出家托鉢,出家參悟道,出家不弘法,出家不傳法,出家不說法,出家不開示,出家不上視頻,出家不影相拍照,出家不辦活動,出家不收徒,出家不印經,出家不傳教,真法不留字,學佛不隨師,信佛不去寺。

寺道埸所供奉的佛菩薩像,不是真佛菩薩?

在家供奉的佛菩薩像,不是真佛菩薩?

亡魂妖精多入住佛菩薩像?

天天上香供品放花給誰?

寺道場牌位多不是自己祖先親人?

在家牌位多不是自己祖先親人?

不是自己祖先親人來的,那家屬上香燒衣包供品給誰?

不只有你們祖先親友在,上香燒衣包一定有無量無邊亡魂在爭。

燒燒燒花費在誰多,得益是誰?

佛教信徒說宇宙有億億億萬佛 ( 念佛成佛的 有哪幾位佛 )?

六祖壇經 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自若無佛心 ( 何處求真佛 )?

金剛經 以無我 無眾生 無壽者 修一切善法 義指說 ( 無念 無相 )!

梵網經 受菩薩戒 行菩薩道 是諸佛之本根 是眾生諸佛子之根本 義指 ( 學佛 )!

念佛 ? 佛在心中 佛教徒 你不知道嗎 ?不知道你是在念哪尊佛 ?

至於宇宙的億億億萬佛 ( 念佛成佛的佛 )好像一個也沒有 !

心外求佛是假,心外求法是邪。

法無字,佛無像,佛教出家信徒多執於有形相,有形像,學邪了,修偏了。

2023年2月19日星期日

比庫戒中的出家障難

不能出家的三十二種人:

1.斷手者——無論在手掌、前臂或上臂等任何部位,其一只或兩隻手被截斷者。

2.斷腳者——無論是在腳尖、腳踝或腳脛的任何部位,其一條或兩條腿被截斷者。

3.斷手腳者——無論以何種方式,其手足四肢或兩條、或三條或全部手腳被切斷者。

4.耳被割者——無論是耳垂還是耳朵,一隻或兩隻耳被割掉者。

5.鼻被割者——無論是鼻翼、鼻尖或鼻孔的任何部位被割掉者。

如果鼻子可以接回,待痊癒後再讓他出家。

6.耳鼻被割者。

7.斷手指者——一個或多個手指頭被切斷者。

8.斷拇指者——在四個拇指當中有一個或多個拇指被切斷者。

9.斷筋者——凡是稱為筋的大肌腱前面或後面被割斷者。

包括斷了一條筋而只能用腳尖走路或用腳跟走路或者不能用腳站立者。

10.蹼手者——假如有人手指之間長有猶如蝙蝠的翅膀般的肉蹼而連接在一起者,這種人想要出家,應先把指間的肉蹼切開,割掉指間所有的皮,待痊癒後再讓他出家。

假如有人長了六個指頭,這種人想要出家的話,應先切掉多餘的手指,痊癒後再出家。

11.駝背——由於胸部、背部或兩側的突出而使身體彎曲者。

12.侏儒——腿短小、腰短小或兩者都短小者。

13.癭病者——在脖子上長有像南瓜似的囊狀腫瘤者。

然而這也只是舉例說明而已,凡是在身上的任何部位長有腫瘤者都不能出家。 

所以在審查人選時世尊說:「諸比庫,患有五種病者不得令出家。」當知在此是這樣的意思。

14.烙刑者——即是在其額頭或大腿等處用燒熱的金屬燙有烙印者。

即使是自由人,若是傷痕新鮮者,也不得出家;假如傷口痊癒、皮膚長回去而辨認不出烙印、穿了上下衣可以遮蓋住者,則可出家。

假如不能遮蓋者,則不適合出家。

15.笞刑者——受鞭笞刑處罰者。

若是傷痕新鮮者,不得令出家;若傷口已復原者,則可出家。

16.通緝犯——凡是盜賊或觸犯了其他嚴重的王法而畏罪潛逃者,國王用葉子或布(古印度無紙)通緝說:「無論在何處發現某某,即應抓來處死。」或者「砍斷手腳」,或者「抓來作如此處罰」。

這就是通緝犯,不得令出家。

17.象腳病者——粗腳者。

凡是腳部粗大而長有粗癤子者,不得出家。

18.惡疾者——若是患了痔瘡、瘺管、膽汁病、哮喘、肺癆等病,經常受到這些病痛的折磨者、得了無可救藥之病者、為人嫌棄、厭惡者,不得出家。

19.辱眾者——因為自己過於醜陋,而破壞到大眾形象者。

比如太高、太矮、太黑、太白、太瘦、太胖、大肚子、頭太大、頭太小、尖頭等等。

20.瞎眼者——這裡的瞎眼者和下面的盲人兩者,都是指眼淨色已壞的瞎子。

在《Mahàpaccariya注》中說:一隻眼瞎者為kào,兩隻眼瞎者為andho。

在《大義註》中,則說天生瞎眼為andho。

所以也可結合這兩種方法來理解。

假如兩隻或一隻眼睛看不見者,不得出家。

21.曲肢者——手彎曲、腳彎曲或手指彎曲者。

若是手等任何部位彎曲者,稱為曲肢者。

22.跛腳者——膝蓋彎曲者、斷腿者;由於腳部中間收縮造成腿變形,而以腳背中間走路者;由於腳尖收縮造成腿變形,而以腳背尖走路者等等。

23.半身不遂者——若是一隻手、一隻腳或半身,不能自由活動者。

24.癱瘓者。

25.老弱者——由於衰老而羸弱,就連自己的衣都沒能力染色者。

如果年紀大但身體健康,有能力照顧自己者,則可出家。

26.盲人——天生瞎眼者。

27.啞巴——不能說話者。

28.聾子——不能聽到所有的聲音者。

如果大聲還能聽到,則可出家。

29.盲啞者。

30.盲聾者。

31.聾啞者。

32.盲啞聾者。

此外,律藏《大篇》中還提到:患有麻風、瘡、癬、肺癆、癲癇五種病者以及國家公務員、盜賊、越獄的盜賊、負債者、奴隸、未征得其父母同意的兒子也不能出家。

假如讓他們出家,雖然人選能夠成為沙馬內拉,但令其出家的比庫,則犯惡作。(Mv.88-97; 1.71-6) (Mv.105; 1.83)

托缽不過七家?

彼:傳聞佛陀有制戒次第乞食:『托缽不得超過七家,過第七家即犯戒。』因此中國僧人閑居山嶺,托缽不易,才自耕自炊。

此:這是外道沙門托缽的戒禁取吧?

即使連馬哈咖沙巴長老的頭陀行也沒這種修行方式。

佛陀有一切知智,不會制定那種賭運氣(七家內不知道能不能托缽到食物....)的戒律;佛陀教誡弟子『飲食知節量』,托缽是托到自己的缽內適宜食量,這才是正確的托缽。

您沒讀過比庫戒,不應該以訛傳訛。請問這是違犯哪一條比庫戒?

佛陀時代乃至於佛滅時代,不光是僧團才托缽,連外道沙門也需要靠托缽維生啊!

佛陀並沒有為弟子制定這條比庫學處。

萬一這七戶人家相距甚遠,延誤了比庫『不非時食學處』(過午不食)該如何?

所以建議您要去閱讀比庫巴帝摩卡,瞭解比庫戒。

比庫自耕自炊,這兩件事才違犯佛戒。

巴吉帝亞第十:『若比庫,掘地或令掘者,巴吉帝亞。』

(佛制比庫不得不結淨廚界便在寺內炊煮,比庫也不得自己炊煮。詳見佛教的飲食規制 聖嚴法師著)

彼:或許你們的僧團戒律不一樣吧?

此:一樣是出家為僧,戒律居然不一樣?

這個就嚴重了!

很可惜的是我們這邊是透明化,你們那邊是禁制化;我們這邊托缽是食物和藥物及日用品,你們那邊托缽是乞錢。您認為哪邊是佛陀的本意呢?

(巴利語pràyacittika巴吉帝亞:古代依梵語pràyacittika音譯為「波逸提」「波夜提」「波逸底迦」等。今依巴利語pàcittiya音譯為「巴吉帝亞」。「巴吉帝亞」意為令心墮落。

義註中解釋說:「令心墮落為巴吉帝亞(pàteti cittan’ti pàcittiyaü)。」

在《附隨》中說:「所謂『巴吉帝亞』者,請聽如實而說:令善法墮落,違犯聖道,心處於迷妄的狀態,因此如是說。」

(這一類學處共有九十二條。違犯者只需向一位比庫懺罪即可。)

佛陀說的不適當精舍

比庫應住在適當的精舍,如世尊所說:「諸比庫,何謂具備五支的住處?住所離行乞的鄉村不過遠、不過近,有路可往返者。日間不憒鬧,夜間又無聲音。無虻、蚊、風、熱、及蛇等物。住在該處容易獲得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在該處有多聞、通達業處,持法、持律、持論母的長老比庫居住,時時可親近詢問:『此為何?此為何義?』他們能為他,闡明其所不明瞭者,對諸法中的疑惑處,得以除疑。諸比庫,如是為具備五支的住所。」

在此,甚麼是不適合的精舍?即在十八種缺失中有任何一種即不適合。這十八種缺失是:大的,新的,破舊的,路旁的,有泉,有葉,有花,有果,著名(為人渴仰),近於城市,近於材薪,近田,有不和合者居住,近港口,近邊地,近國界,不適當,缺乏善友。這十八種缺失中有任何一種即為不適當、不宜住的精舍,何以故?

(1)大的精舍:有許多不同目的者聚集,他們互相衝突不盡義務,例如:不去掃除菩提樹周圍等,不準備飲水及盥洗用的水。如果這位比庫想:「我將去附近村落行乞」,當他拿了衣缽出寺時,若見未做的工作,或水壺中無水,則應做此等工作,並預備飲水等;若怠忽義務而不做,則犯惡作罪;若做了,則錯過時間,到了村子,施食已經結束,甚麼也沒有。當他在房內禪修時,沙馬內拉們和年輕比庫們的喧嘩聲,以及大眾的做事聲,使他的心散亂。如果所有義務都有人做,無其他干擾,像這種大寺也可以住。

(2)新精舍:有許多建築事宜,如不參加,其他比庫會出怨言。如果別的比庫說:「尊師自由行沙門法,我等當負責建築事宜。」這樣的新精舍亦可住。

(3)破舊精舍:有許多修繕之事,甚至連自己的坐臥處若不修理,別人亦出怨言。若從事修理,將中斷禪修。

(4)路旁的精舍:在大街上,日夜有客僧來掛單,若在非時來者,則須讓出自己的床座,自己必須在樹下或石上住宿,次日亦然,則無法禪修。若無此等客僧干擾者亦可住。

(5)靠泉的精舍:指井泉。為了汲取飲水,有許多人聚集在那裡。又住在城裡為王室親近的長老的弟子們,為了染衣到這裡來,詢問關於用具木桶等,必須指示他們在某處,如此常常忙碌,則無法禪修。

(6)附近有種植各種『菜葉』的精舍:若在那裡執取業處,在日間的住處禪坐,則採菜的婦女去採集菜葉及歌唱,以各種聲調妨礙禪修。

(7)附近有種植各種『花卉』的精舍:有各種花叢,『花卉』盛開之寺,有同樣的干擾。

(8)附近有種植各種『果園』的精舍:有各種水果如芒果、閻浮、菠蘿蜜等之寺,有採果者來,不給他,他會生氣或強取。又晚間在寺中經行時,若看到他們,並對他們說:「男居士!你們為甚麼這樣?」他們會怒罵,甚至把他趕走,使他不能安住。

(9)著名(為人渴仰)的精舍:如果在南山,象腹山,支提山,結旦羅山等為人所渴仰的山窟精舍住,那麼人們會認為「這是阿拉漢!」「這是隱士仙人!」如是敬重,欲往禮拜者自四方來集,使他不得安寧。如果此處對他是適當的話,則白天當往他處,夜間則在此住。

(10)『近於城市』的精舍:則有異性出現。取水的婢女以水甕碰撞比庫而行,比庫欲通過時亦不讓道;又有權勢者在寺中鋪地毯而坐。

(11)近於柴薪的精舍:那裡有各種柴薪和建築用的木材,采薪婦女亦如采野菜的婦女一樣,作諸不快之事。此外,人們會想:「寺中有樹,我們可以砍伐來造屋。」便來砍伐。晚上,從禪堂出來經行時,如果看見他們說道:「男居士!你們為甚麼這樣做?」他們便任意謾罵,存心搗亂,甚至把他趕走,使他不能安住。

(12)靠近田的精舍,四方都圍著田,人們把寺內當打榖場,在裡頭打榖、曬穀,造成許多干擾。若有廣大田產的寺院,為寺院耕種的農夫,在寺裡設置牛欄,又不准他人使用灌溉的水,於是人們拿稻穗來給寺僧看說:「看吧!這是你們寺院農夫所種的。」因某些緣故而訴訟,則須出入國王或大臣之門。

(13)有不和合者居住的精舍,住著互相敵對不和的比庫,當他們起衝突時,如果勸阻他們說:「尊師,不要這樣。」他們可能會說:「自從這個糞掃衣者來了之後,使我們墮落了!」

(14)靠近港口的精舍:無論近水的港口或近陸的港口,通常會有來自船上或商隊的人說:「借個地方!」,「給我一點水!」,「給我一點鹽!」等種種干擾之事。

(15)近邊地的精舍:那裡的人對佛法沒有信仰。

(16)近國界的精舍:則常畏懼國王,這邊的國王想:「那裡不服從我的命令!」便前往攻擊;另一方的國王也認為:「有人越界了?那裡不服從我的命令!」也去攻擊。住在那裡的比庫,有時在這個王所征服之處行走,有時又在那個王所征服之處行走。有時未免使人懷疑『這是間諜』而招來禍害。

(17)『不適當者』棲息的精舍:指有異性等外境或是非人棲止之處,都是不適當的精舍。據說:一位住在阿蘭若的長老,有一次,一位女亞卡站在他的草庵門口歌唱。他出來站在門口時,她卻跑到經行處盡頭唱歌。等長老來到經行處時,她又站到百仞的懸崖上唱歌,這時長老要回去了,這女子急速追來,說:「我吃過像你這樣的人不只一個或兩個了。」

(18)不得善友的精舍:是說無法獲得善友,如阿吒利(親教師)或與阿吒利相同者或戒師或與戒師同等者的地方,不得善友是很大的缺失。這十八種缺失中,有任何一種便是不適當的精舍。

這是世尊向弟子們教誡的。

佛陀允許葷食的理由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無直接的殺業 

佛陀說:“魚類及肉類是完全清淨的(parisuddha) ......”,意思是說倘若某人沒有看見、聽聞、或懷疑那只動物是專為他而宰殺的, 那他就沒有涉及直接的殺業(有意圖的行為)。

於這三項規則以外的肉類是被禁止食用的,因為它將造就不善的業果。

 雖然佛陀允許食用葷食,然而他於《經藏 增支部4.261 經》裡闡明,倘若我們直接鼓勵、同意或讚揚屠宰的話,我們將造就惡業。

因此,於《經藏 增支部 5.177經》裡,佛陀教授在家眾不應該從事買賣肉類的貿易。

這於註釋裡解釋為飼養並販賣豬、鹿、牛、雞等以供屠宰。

做預先的訂購,比方說預訂十隻雞明日拿取,倘若這意味那同等數量的畜牲將會為其而宰殺的話,那也是不被允許的。

素食主義並不適宜僧侶的生活方式 

一位僧人,除非是

(i)被信眾邀請至居家接受供養、

(ii)食物被送至寺院或

(iii)由他人於寺院裡烹煮食物;他是應該過托缽的生活的。

僧人本身是不允許烹煮、貯存隔夜的糧食或從事農耕以養活自己的。

因此,乞食是南傳佛教僧侶的主要生活方式的一。 

我們可以從佛教國例如:泰國、緬甸、斯里蘭卡裡得知,僧人們能獲得自由及供養以便全心全意地依照佛陀的教導修行。

這不僅只森林裡修行的比庫每日出來托缽,甚至是市鎮或城市裡的僧人比庫也一樣。

既然常言道:‘一位乞丐是一位別無選擇者’,那麼持素並不適宜僧侶的生活方式。

這也可能是的前所提及佛陀拒絕提婆達多所提出的持素戒條的另一個理由。

無論如何,佛陀也曾說明,倘若一位僧人於某一個地方得不到充分或有營養的食物,那麼他應該離開那個地方。 

需求與供應的辯論 

有些人認為縱然遵從以上所述的三項規則,一位元食用葷食者依然是可究責的,因為由於他食用葷食,製造了需求,所以造就了屠宰以供應的。

換句話說,無論在怎樣的情形下,葷食仍然是鼓勵了動物的屠宰。

我們必須清楚,世上有兩種因和果:

(i)世間的因果,即沒有涉及意圖的;

(ii)佛教所教導的業果 (kamma-vipaka) 或稱為有意圖的行動及其帶來的後果。

所以,食用遵從三項規則所允許的肉類只涉及世間的因果,而並不違犯殺業。

然而,食用不被允許的肉類將牽涉不善的業,並聯帶其果報。

所以,我們必須清楚地鑒定這兩種葷食的分類。

需求與供應的辯論是沒有確實根據的。

在這地球上,每天有無數的人類及難以計數的動物死於車輪下。

僅僅是駕駛或甚至只是乘用交通工具,我們即鼓勵了汽車行業製造更多的車輛。

倘若我們依據需求與供應的辯論,那麼單是使用汽車,我們每日便造就了無數動物及人類喪命。

這遠比食用葷食嚴重!

無可否認的,我們的確是間接地牽涉在動物的屠宰,但誠如以上所述,這並沒有涉及殺生的業果。

無論我們是否食用葷食,動物還是會被間接性屠宰的,有時候更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將於以下作討論。

持素也同樣鼓勵殺生 

即使是持素,我們仍然鼓勵殺生。

每一日,果農們為了保護他們的果樹,以便不被猴子、松鼠、狐狸、狐蝠及其他害蟲所侵害而殺害的。

菜農們也殺害毛蟲、蝸牛、蚯蚓、蚱蜢、螞蟻及其他昆蟲等。

同樣地,例如:在澳洲,袋鼠及野兔由於破壞農作物而每日遭受殺害。

許多幾乎每個人都使用的日常用品,都是以動物的生命來換取的。

例如:絲綢犧牲了無數的蠶的生命、白蟲膠則是由數不盡的蟲膠生命而製成的。 

化妝品裡含有大量源自動物的物質。

許多食品的添加物,例如:顏料、調味料、甜料,亦同樣是取自動物的物質。

商業化的乳酪使用從小牛腹部抽出的凝乳酶來使牛奶凝固。

皮革及毛製品當然是剝下動物的皮所造成的。

通常那些動物僅僅只是為了這個理由而被屠宰。

攝影菲林所使用的骨膠是通過煮沸動物的皮、腱及骨所獲得的。

即使是蔬菜及果樹的肥料,一般上也添加了磨碎的幹魚骨及其他魚的殘餘物。

還有我們所食用的牛奶及蜜糖也都牽涉於殘酷對待該動物或昆蟲的方法而取得。

這意味著要完全不涉及傷害或殘酷對待動物是非常困難的。

假使某人真的成為一位素食者的話,他應該省思以上所述而避免過度地批評那些食用葷食者。

即使所有人持素,動物還是難免被殺害 即使所有人都成為素食者,動物仍然還是會被殺害的。

這是因為動物比人類更迅速地繁殖,而這將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 

譬如多年以前,在非洲國家的某些部落,野象屬於被受保護的動物。

如今,由於它們迅速地充分繁殖而造成了對人類的威脅,當局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必得放鬆保護制度,以減少它們的數量。 

有些國家把那些沒有執照的狗只毀滅以避免它們變成狂犬而攻擊人類。

甚至是防虐畜協會,由於沒有充足的範圍,他們每年必須毀滅數百萬隻狗和貓。

在美國,每年有一千四百萬隻貓狗,在被人道團體拯救的後的一星期內遭受毀滅。

所以,認為持素能阻止動物被屠宰的信念是不正確的。

雖然如此,如果由於憐憫而實行素食,還是值得贊許的,但必須避免對此表現得過度極端。

每個人都間接地牽涉到殺害動物 

無論我們是否持素,我們仍然間接地涉及殺害動物。

為了建造並提供房屋供我們居住,廣闊的森林必須被開劈。

這造就了許多野生動物的死亡。

由於我們需要使用種種家庭用品及其他現代化的便利品,廣闊的森林再次成為開劈的對象,以便建設工廠及工業區。

也因為我們需要電源,河流被攔阻以獲得水力發電動力。

這致使大片的森林地帶氾濫,而造成許多動物的死亡。

由於我們使用交通工具,每一天有難以計數的動物及無數的人類於道路上喪命。

再者,為了我們的安全,流浪狗被射殺以防狂犬病的侵襲。

在製造各類日用品的當兒,例如食物、藥物、絲綢、化妝品、菲林等,因為我們需要源自動物身體的物質,它們便成為了犧牲品。

倘若我們運用上述的需求與供應的辯論,那麼我們就不應該居住於住宅區、使用由工廠所生產的家庭用品或使用電源等。 

連續作案的謀殺犯的譬喻 

比方說在某個城市,有一個連續作案的謀殺犯,經已姦污及謀殺許多女士,以致沒有女士敢於夜晚冒險出外。

整個城市裡的市民發出喧囂並要求有關當局執行責任以緝捕這個謀殺犯。

經過了幾個月的艱辛及努力,警方終於逮捕了這個殺人犯。

再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審判後,法官宣判他死刑的罪。

於受刑日當天,這謀殺犯被帶到絞架後,行刑者拉動操縱杆以終止其生命。

如今,這引來了一項提問:“到底誰牽涉於殺害他人(即那個連續作案的謀殺犯)的惡業呢?

”依據業果的定律,那位行刑者將承擔最為嚴重的罪行,因為他是有意圖去實行這項殺生的。

其次則為宣告該謀殺犯死刑的法官。

對於那個謀殺犯的死刑,他們兩位涉及了直接殺生的業。

員警只是間接性牽涉而並不需要為那死刑負責。

市民們又如何呢?

誠然,那個連續作案的謀殺犯會被處決,是為了保護市民們,即是說他是因為市民們的緣故而被處決的或說市民們是這項處決中的受益人。

那麼,市民們需要負上殺生的業的責任嗎?

這是否定性的,因為他們並沒有要求處決這個殺人犯。

然而,倘若他們有要求此項處決,則需對殺生的業負責。

這個情節與宰殺動物作為食物是相似的。

宰殺動物者將承擔最為重的殺業。

飼養動物以供宰殺者,亦牽涉於殺業的內。

他們就如那位宣告殺人犯有罪的法官。

然而,那些購買已被宰殺的動物的肉類的人,是沒有牽涉在於殺生業的內的,雖然亦如那些市民們,他們是主要的受益人。

但是,倘若某人指示宰殺一隻活生生的動物以購買其肉的話,那麼他便牽涉於殺業內了。

持齋而並非持素 

許多華裔佛教徒誤解地認為北傳佛教 (Mahayana) 教導實踐持素,也同時對持素(素食主義)及持齋(過午不食直至翌日破曉)有著含糊的認識。

在早期的經藏裡,持素被認為是外道苦行者沒有利益的修行。

持素為漢傳佛教的教導,而並非北傳佛教,因為諸如西藏及日本佛教徒都不是持素的。

只因中國唐朝的梁武帝下令佛教僧侶及尼姑必須持素。

從字面上,‘齋’字的意思為於某些時段不進食,即禁食。

所以,穆斯林的齋戒月被通稱為‘開齋’。

佛陀教導其弟子持齋,即從午後直至翌日黎明破曉前(於馬來西亞為下午一時至翌日上午七時)禁食(除藥性允許品)。

然而,在漢傳佛教裡,持齋卻被同義於持素。

結論 

佛陀並沒有鼓勵我們吃葷或持素。

我們有絕對的自由去選擇。

關鍵的是認真看待佛陀於《經藏 中部 第55經》裡所指導關於那三項被允許及不被允許食用的肉類的規則。

一位僧人是被禁止煮食而必須完全依賴在家眾的供養的。

他也被訓示應該易於供養及照顧。

既然一位僧人不被允許要求自己所偏好的食物(除身體不適以外),那麼他即不能選擇自己所要的食物。

所以,他應當接受任何所供養的食物。

在家眾有更多的自由去選擇他們的食物。

所以,他們有絕對的自由去選擇吃葷或持素。

基於以上的理由,無論某人的飲食偏好為何,都應該避免偏激地批評他人。

最為實際能減少世間的殺害及殘酷行為的方法就是教導人們明白佛陀的教義。

當然,苦 (dukkha) 為生命的實相,而終結苦的途徑就是依照佛陀所闡述的八正道修行,以脫離輪迴。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比庫托缽乞食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跋格瓦、阿拉漢、正自覺者!
托缽乞食,是指出家僧團比庫以手持缽,乞求施食。
佛陀制定托缽乞食,令出家比庫眾不得從事生計營業,亦不可以蓄存財富物品,只是延續色身、長養慧命之故,出家僧團比庫為滋養色身及令眾生種福田而乞食,其意義有二: 
自利:為杜絕俗事,方便修道。
利他:為福利世人,給予眾生種福田的機會。 
乞食為出家比庫清淨之正命,乞食時以維持生命為限,心不貪著,故得食時不喜,不得亦不憂,唯以除舊疾,養氣力為要。 
佛陀貴為王子,出家修道解脫,用托缽乞食得到食物等維生的必須品。
這是世人值得景仰,出家比庫必須學習實踐的。
佛陀教導佛弟子修習正命,用正當的方法取得生活必須品。
托缽乞食就是出家人維生的方法,在光天化日之下,公開的接受信眾佈施,清淨自然。
不可以從事生產或買賣事業,賺取物品。
更不可用裝神弄鬼,使用符咒、咒語、妖術等邪命方法,騙取信眾佈施。
佛陀教導出家人托缽乞食,少欲知足專心修行。
出家捨離世俗的家業、生產事業和經濟的販賣貿易。
少事少煩擾,安心修行。
透過最簡單的托缽乞食,獲得食物,乃至衣服、住所、藥品等生活必須品。
這是佛陀教導出家比庫修習少欲知足的方式。
托缽是出家比庫的平常事,適量受取,不積蓄,避免為了積蓄所起的貪心。
出家人也可以隨緣接受在家人至道場佈施供養或接受在家人邀請到家裡或餐廳接受供養或由淨人管理淨資。
但是,這些都以知量知足為上。
托缽乞食去除憍慢。
剃除鬚髮出家,捨棄一切裝飾品,穿著袈裟,拿著缽,沿途托缽,以維持生命。
這樣子審思觀照自己,還容易增長憍慢嗎?
佛陀第一次回到自己的國家弘法,很自然的托缽乞食。
但是,他的父王淨飯王反而覺得很丟臉,可見世俗人去除憍慢有多難!
為了解脫煩惱,自降身份來乞食,這是佛陀智慧的教導。
托缽可去除自己的貪心。
托缽是次第乞食,平等接受佈施。
不為了食物而攀緣施主,不為了美好的食物而結好貴人。
培養平等心,去除貪心。
托缽培養慈心。
托缽見到施主快樂佈施的善業,出家比庫隨喜他的善,心存感激。
對他修習慈心,祝福施主安樂、沒有痛苦,成就一切善。
托缽讓施主有機會修習善業。
修習無雜染的善業,這要有好的因緣。
供養如法的出家比庫,這是修習清淨善業的難得因緣。
出家人托缽,提供機會給人們為自己的生命種福田,為自己的生命培養資糧,得到美好的果報。
托缽讓在家人有機會接近三寶,進一步學習佛陀純正的教法。
在家人透過佈施的善業與三寶結緣或親眼目睹三寶住世,有緣學習佛法。
如法托缽的清淨善業是三寶住世的表顯,無聲的說法,通往出世間的橋樑。 
供養時應注意幾個事項:
1、不要供養金錢;
2、不要觸碰出家人;
3、施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來供養一些主食或副食品,葷食或素食都可。
4、供養時盡可能脫掉鞋子。
由於南傳佛教出家人必須完全依賴他人的供養,所以身為一位出家人必須讓自己易於護持與容易感到知足。
除了生病以外,出家人是不能向非血緣的人要求合意之食,即不能要求施者一定要供養素食或者葷食,他必須能夠滿足於他人供養的任何食物。
然而,若食物含有肉類,他有義務要知道是何種類之肉,因為有十種肉食是佛陀不允許的,那就是人肉、象肉、馬肉、狗肉、蛇肉、獅子肉、老虎肉、豹肉、熊肉、鬃狗肉。 
為了讓出家人更能專心於修道,佛陀不允許出家人處理炊事,所以不應該供養出家人未煮熟的肉、生蛋、生米等等需要烹飪才可進食的食物。
否則,那些只依托缽方式取得一天主要糧食的出家人可要在當天挨餓了。 
南傳佛教出家人除了生病以外,一般上在托缽時是必須光腳的。
為了對僧寶表示恭敬與出自對您的福利,如果您方便的話,建議您在供養時也應當脫掉鞋子並跪著把供養品放進出家人的缽裡。
為甚麼呢?
因為在《經藏 增支部 五集 第147經 底甘陀品》中,佛陀有說過:『有五者是善士之施:殷切而施、恭敬而施、由親手而施、非棄物施、相信業報而施。』
若在佈施時,具足這五法者將會為施者帶來長遠的饒益和幸福。
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虔誠的在家居士在佈施出家比庫時,總是以跪著的姿態並以非常恭敬的心供養,其實此舉並非出家人的需要,而是施者的需要,因為恭敬的佈施出家人將會為施者本身帶來長遠的福利。
佛陀與他的聖弟子們一樣,他們都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因為無上福田的出現,世間無數眾生的生命從此得以大大提升乃至解脫一切痛苦。
眾生在福田上撒下如是種子,他們就會得到如是之收穫,而且其回報的比率也非僅僅一對一,而是一對無可數倍!
沒有好福田存在的世間,即使一個非常樂善好施的善人,每天佈施的食物有幾十幾百公里那麼長,但其果報還不及供養一個好福田區區一勺飯的幾千萬分之一! 
清淨行道的出家人對他人的供養與護持是受之坦然,毋須向施者言謝,不是感激涕零,也非阿諛奉承,而是努力淨化內心,精進修習戒、定、慧三學,成就聖道聖果與涅槃,這才是佛陀要出家比庫踐行的任務來給予廣大的佈施者帶來最好的回報與感恩。
於此,有些佛弟子在供養後還會感謝出家人給他們供養的機會呢! 
出家人托缽的過程是保持佛陀所讚許的聖沉默。
為了給施者們的佈施帶來最好的回報和恩惠,出家人盡量秉持內心高度的正念與醒覺。
無論在行走或等待供養時經常保持眼垂低視,諸根收攝,守護禪修業處,不東張西望,盡可不抬頭仰視施者樣貌。
他們不會來到諸宅門前語笑寒喧,也不會向施者表達任何謝辭。
抱著一顆悲憫的心,出家人托缽的夙願也是讓施者有機會為自己未來的幸福耕耘,出家人在標誌著的是走上門的福田。
然而,出家人恭敬與隨喜地接受他人施捨後,內心會默默兼專注地祝福施者或者對施者散發慈心。
一些出家比庫則會或在心裡或口頭上給予施者短短幾句的巴利語祝福,祝願那些深深寐息在他們心田的善種早日生根發芽,為他們的未來帶來滿家的吉祥果。
《經藏 小部 法句經 第49偈》佛陀說:Yathā pi bhamaro pupphaṁ vaṇṇagandhaṁ aheṭhayaṁ paleti rasamādāya evaṁ gāme munī care. 智者進入村落時,就像蜜蜂入花叢,只知採蜜,不傷害花卉和色香。 
蜜蜂在採花蜜時,不損壞花朵的顏色與芬香並在採蜜的過程中幫助植物的繁殖;同樣地,那些沉默的出家比庫到村莊挨家沿戶托缽,他只是接受來自各戶人家的一點點佈施,而且是出自他們自願與恭敬的施捨,卻不傷害任何眾生,不讓他們受到任何剝削或遭遇任何不便。
出家比庫的到來不傷害村民的信仰、慷慨和財富,反之在托缽的過程中,眾生都有機會造善業,讓他們的心流留下幸福快樂的種子,即使是窮人區區一湯匙的白飯,出家人也會像青青幼苗一樣小心呵護,通過修煉的功德與護持他們修行的人們分享,讓他們在今世與未來世能夠獲取更多的功德與幸福。
出家比庫托缽所利益到的眾生不只是人,還包括了天人與畜生。
即使一路上有狗對托缽的出家人生起歡喜心,宛如牠們對待其主人的心境一樣,就已經能夠給牠未來的輪迴路帶來很大的幫助。
我們現在能夠對佛法生起信心,也許是在遠久的輪迴我們做畜生時也曾經對那些沉默的聖賢生起好感,那滄海一栗的小善種成熟所演變的善恩,經歷了那麼多萬億年般漫長又環環緊扣的繁衍,才有了現在的我們。
托缽的出家人宛似一塊「走動的福田」,因此,許多有智慧的人們懂得把握機會在無上的福田耕耘播種,藉此善行累積福德與菩提道上的資糧,給自己長運的未來種下幸福與快樂的種子。
同時,也可以藉此供養僧團比庫的功德迴向給所有無量無邊的眾生。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份,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份!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佛陀制定金銀戒因緣

《律藏 捨墮第18條》那時,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當時,有一戶居士人家虔誠供養優波難陀尊者。
日常供養的飲食都會特別為優波難陀尊者預留一份。
有一天傍晚,家裡剛好有肉食,就為優波難陀尊者預留了一份。
誰知天剛破曉,小兒子起床後,就哭吵著要吃肉。
居士就告訴太太:先把優波難陀尊者那一份給兒子吃,我們另外再買給優波難陀尊者。
第二天早上,優波難陀尊者來居士家接受供養,居士就把原委告訴優波難陀尊者。
居士:我想用與這一份肉等值的錢,買些東西以便供養。
優波難陀尊者:居士!這份金錢是為我保留的嗎?
居士:是的!正是為尊者保留的。
優波難陀尊者:居士!那就把這份現金直接給我好了!
居士給錢以後,心生不滿,就到處去譏諷優波難陀尊者說:就跟我們世俗人愛錢一樣,那些沙門釋迦子身為出家人也一樣地收取金錢。
諸比庫聽到了這些非議、譏評,就回去稟報跋格瓦。
佛陀:優波難陀!你真的收取人家的金錢嗎
優波難陀:是的!跋格瓦。
佛陀:愚痴人!你為甚麼要收取金錢呢?
愚痴人!這麼一來,還能讓人們生起信心嗎?
於是,跋格瓦制定比庫律如下:任何比庫,自己捉取金銀錢財或令別人捉取或受其留置者,尼薩耆波逸提(捨墮懺悔罪)。 
王家確認金銀戒
《經藏 相應部 聚落主相應 第10經》
有一段時間,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王宮裡面的大臣們曾經集會討論「出家人到底能不能接受或儲存金錢、珠寶?」的問題。
會後,摩尼珠髻聚落主特別前來謁見跋格瓦。
摩尼珠髻聚落主:跋格瓦!我在王宮會議中獨排眾議,堅決聲明:沙門釋迦子絕對不會接受或儲存金錢、珠寶的供養。
到底我所說的是不是符合而且隨順跋格瓦的教導呢?
跋格瓦:誠然如是。
(1)摩尼珠髻聚落主!
你正確地傳述我所說的,隨順我的教導來作說明並沒有甚麼可以非難的地方。
(2)摩尼珠髻聚落主!
沙門釋迦子認為金錢、珠寶都是不清淨的,他們不接受或儲蓄金錢、珠寶。
沙門釋迦子捨棄金錢、珠寶,遠離金錢、珠寶。
(3)摩尼珠髻聚落主!
如果認為金錢、珠寶是清淨的話,那麼五欲也是清淨的。
(4)摩尼珠髻聚落主!
認為五欲是清淨的人,就不能把他視為沙門釋迦子了!
(5)然而,摩尼珠髻聚落主!
我說沙門釋迦子應依需要而乞求木頭、乞求乾草(鋪床、葺屋…等用途)、乞求車乘、乞求工人。
但不論甚麼理由,我都不允許比庫求取金錢珠寶。
比庫再度確認金銀戒
西元前444年,佛陀般涅槃後約100年,住在韋沙離城的瓦基族(Vajjiputtaka)比庫們,他們在每個月的齋戒日用銅缽裝滿水後,放在比庫僧眾中,開口向前來的在家人要錢:「朋友們,你們給僧眾錢吧!僧眾們需要資財。」
那個時候,有一位元從西方地區來的阿拉漢名叫亞薩·咖甘嗒咖子見到之後,對韋沙離的居士們說:「朋友們,請不要給僧眾們金錢,金銀對沙門釋迦子是不允許的,沙門釋迦子不能使用金銀,沙門釋迦子不能接受金銀,沙門釋迦子放棄珠寶黃金、遠離金銀。」
但那些居士聽了之後,仍然將錢佈施給比庫眾。
當時,瓦基族的比庫們將所乞得的錢收齊後再平分給所有的比庫,人人有份,但亞薩尊者不肯接受。
那些比庫很氣憤,指責亞薩尊者罵、誹謗有信心的居士,使他們失去信心,要他向居士們道歉並要舉他的罪。
於是亞薩尊者就到其它的地方,邀請了許多長老、上座比庫一起來到韋沙離城,共同裁決這件事情。
據說當時前來參加裁決的一共有七百位比庫。
由於人數眾多,雙方各選了四位大長老比庫作為代表,共同判斷瓦基族比庫們的行為到底符不符合佛陀的教導。
當時,在比庫僧團會議中一共討論了十件有關瓦基族比庫認為是允許的戒律問題。
比如將鹽貯存在器皿中,無鹽時可以食用;太陽過了正午二指量還可以繼續進食等,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關於接受金錢這一件事。
因為那個時候佛陀入般涅盤才一百年,還有一位受具足戒已經有120瓦薩(vassa戒齡)的長老比庫名叫薩拔咖彌(Sabbakam),他還是阿難尊者的弟子,於是請他作為僧團中的長老比庫。
結果,大長老比庫們一致認為瓦基族比庫所作的這十種行為是邪法、邪律,偏離導師的教導。
當時,參加集會的長老比庫們平息了此事後,決定再結集法與律,於是花了八個月時間重新結集了三藏,這也就是歷史上的第二次結集。
由此可見,金錢、珠寶的魅力何其迷人?
佛陀般涅槃不久,竟連在傳統僧團出家的比庫都難以抗拒其誘惑了,難怪今天的出家人會肆無忌憚地募款、收紅包,甚至詐欺、斂財。
他們怎會珍惜佛陀所制,先後經由王家求證和僧伽再度確認的〈金銀戒〉呢?
當然也就更不會在乎破戒的嚴重性了!
慎勿為己受取?
比較《相應部聚落主相應第10經》與漢傳佛教《雜阿含第911經》的內容幾乎是完全一致的,除了〈第911經〉裡出現了下列幾個特殊的語法:
1.不應自為受儲金銀寶物。
2.沙門釋迦子自為受儲金銀、寶物者,不清淨故。
3.若沙門釋迦子自為受儲金銀、珍寶清淨者,五欲功德悉應清淨。
4.慎勿為己受取金銀種種寶物。
這些「自為受儲」、「為己受取」的但書用語,都是《相應部聚落主相應第10經》裡所沒有的,它給了後期北傳佛教偽造經律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說辭,認為只有為自己取財才是破戒的行為,如果是為了僧團、寺院而取財就沒關係。
尤其是近代,受到西方宗教慈善事業發達的影響,大家更認為為了別人——國王、央行、社團、眾生而勸募、取財,則是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義行。
然而,《相應部聚落主相應第10經》裡,佛陀就很清楚地說『不論甚麼理由,我都不允許比庫求取金錢珠寶。』
更有趣的是,有人依據《律藏》的翻譯條文:「不手捉金銀」,認為只要把金錢、珠寶用紅包包起來或讓信徒直接塞到缽裡或袋子裡,那就不會碰到自己的手,就可以安心地收下了。
更精彩的是竟有論者提到,那乾脆用腳指去夾取金錢、珠寶就不違背「手捉」的戒律了。
事實上,種種取財的方便,早在佛陀般涅槃百年後,就被毘沙離城的跋耆族比庫們開發出來了,豈待後世的出家人們畫蛇添足?
我們再來複習一下佛陀的教示:摩尼珠髻聚落主!沙門釋迦子認為金錢珠寶都是不清淨的,他們不接受或儲存金錢珠寶。
沙門釋迦子捨棄金錢珠寶,遠離金錢珠寶。
摩尼珠髻聚落主!
如果認為金錢珠寶是清淨的話,那麼五欲也是清淨的。
如果你也認同金錢、珠寶都是不清淨的話,那麼比庫為別人募取的、用紅包包起來的、直接塞入缽中的、用腳指頭夾起來的、現金匯入帳戶的、使用ATM轉帳的電子貨幣、黃金珠寶存摺等,難道就會變成是清淨的嗎?

2023年2月18日星期六

建寺道場

弘法傳法說法

一定要有天地令

沒上天的教化令

沒有公正案台令

沒領有上天旨令

傳佛道,一樣要受上天的道考,沒有通過上天的道考。

佛教很多寺道場沒領有天地令,辦法會建寺道場的出家人員,因果現前,報應冥罰,佛門小心好自為之了。

真出家人,不住寺道埸。

真出家人,不接受供養。

真出家人,不誤導眾生。

知道的人多,行道的人少。

說法的人多,悟道的人少。

出家的人多,持戒的人少。

學佛的人多,

修行的人少。

住寺的人多,托鉢的人少。

誦經的人多,參悟的人少。

拜佛的人多,改惡習的人少。

信佛的人多,學道德的人少。

誦經持咒的人多,打禪七的人少。

講經說法的人多,參禪悟道的人少。

想度人的多,自己成就的沒有。

談禪說道的人多,證道的人沒有。

真藥沒人要,假藥賣翻天。

以盲導盲的人多,真修實證的沒有。

念佛人的多,真往生的人少。

出家沒持戒,勿稱佛弟子。

出家沒悟道,勿説法傳法。

出家沒托鉢,勿住寺道場。

出家沒改惡,勿說是修行。

出家沒看戒,勿誤導信徒。


2023年2月13日星期一

中臺禪寺 供奉的 佛舍利子 是真是假

這間佛寺是 ( 犯戒寺院 ) 哪來的 佛菩薩
釋迦牟尼佛 戒律 說的相當清楚
男女出家人 不可以同住一間寺院
中臺禪寺 男女皆是住在一起
釋迦牟尼佛 說供養不如法的 佛寺出家人 沒有功德 !
朋友因為 ( 著相 ~ 迷境 ) 才會 入迷
佛寺大 佛菩薩就很大 出家人就 法力無邊 ?
釋迦牟尼佛 說佛教徒 以戒為師 依法不依人
這種連 ( 戒律 ) 也不懂的出家人
唉 小心 墮落六道輪迴 披毛戴角

最近很多朋友問小弟 佛光山 星雲大師 過世 ( 死去哪裡 )?

釋迦牟尼佛 ( 戒律 )說的很清楚 ( 出家人 不可以幫眾生 證婚 )!

唉呦 佛光山 裡面竟然有 ( 證婚禮堂 )!

公然挑釁 釋迦牟尼佛的 ( 戒律 )真的是要打屁股 !

( 男女 不可以 同一道場 佛寺 )也是 ( 佛戒 )!

唉 光是這一條 ( 戒 )台灣這些 ( 高僧 )你說 ( 會死去哪裡呢 )?

所以朋友所問的 小弟簡單回應 ( 該死去哪裡 就去哪裡吧 )!

請問佛教出家信徒們,佛何時説過要建金光閃閃富麗堂煌的大寺道場?

佛何時説過出家人要弘揚佛法?

佛何時説過出家人要開示,講經,説法?

佛何時説過出家人要廣度眾生?

佛何時説過寺道場要開放?

佛何時説過寺道場目的給大眾入内參拜?

如果你們是真出家人,如果你們是依教奉行,如果你們是真持戒修行,請把寺道場閉門自修,永久不得開放。

寺道場開放的,全是魔子魔孫的人。

2023年2月12日星期日

誦經、持咒、念佛、拜佛、做法會,其實是古印度婆羅門教文化 ( 1 )


真佛經,真佛法,就是巴利藏的經文,還有這些出家的戒律,因為依佛的教誡,出家人是不得募款墾地建築,出家人蓋建寺廟,會觸犯很多的出家戒律。
所以出家人不可能在國外,自己募款購地,建佛堂寺廟,這是犯太多的戒律是不好。
中國的佛教,臺灣佛教,不是真佛教,真佛經,也不是真佛法,也不是真出家人。
中國佛教出家人,臺灣出家人,學的都是婆羅門教的文化,禮儀儀軌。
各位你們在家人,也不是真三寶弟子,你們是婆羅門教弟子,這點你們要認清楚。
你們雖然皈依了三寶一輩子,其實你們是婆羅門的皈依弟子,不是佛教釋迦牟尼佛的,出家在家皈依弟子,絕對不是。
這一點你們自己要體認才好,為什麼?因為婆羅門教,才有誦經、持咒、念佛、拜佛,乃至做法會,這是婆羅門教的文化,跟修行的法門。
佛教壓根兒,根本沒有誦經、持咒、念佛、拜佛,做法會這樣的法門。
佛教,佛教導弟子,只有戒成就,心成就,慧成就,只有持戒修心,觀四正念,修四禪定而已,沒有任何佛教其他的説,你們出家在家弟子要,誦經、持咒、念佛、拜佛、做法會,因為這都是婆羅門教的文化。
中國佛教想不到,竟然都完全模仿學習,印度當時婆羅門教的文化,佛也反對持咒,佛也反對做法會,佛更反對説經拿來誦的,經是拿來實踐,不是拿來誦。
佛也並沒有教導弟子,要一直念佛,一直拜佛,因為念佛,拜佛是不能,改變你的心地。
是要透過内觀,修止觀,修禪定,觀四正念,要持戒,去五欲五蓋,守六入,求滿足,這樣才可以有辦法,讓我們的心地改變,成為佛性的心地,充滿了智慧,覺悟,慈悲。
佛完完全全沒有教導,出家,在家弟子,念佛、拜佛、持咒、誦經,這樣的法門,從巴利藏裡面根本看不到。
來到中國因為我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竟然整個佛教,從中國來到臺灣都是一樣,都是完全依照印度當時,婆羅門教的修行方式、文化,這樣複製抄襲過來。
所以我們中國佛教,臺灣佛教也好,完完全全就是婆羅門教的翻版,我們今天,中國佛教,臺灣佛教的出家人,出家眾所學習的,完全是婆羅門教的法門。
婆羅門教的文化、儀軌、清規,我們將這一套,婆羅門教的文化法門,欲教給三皈依弟子,教給在家弟子,所以也讓所有的在家弟子,也成為婆羅門教的皈依弟子,所以你們到現在才知道,你們已經做了一輩子的,婆羅門教的皈依弟子。
你們皈依的不是,真正佛教的佛法僧,先全不是,那是表象,人家表象說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是你們所學的,所了知的,都是婆羅門教的法門跟文化,所以中國佛教出家人,臺灣佛教出家人,做了一輩子婆羅門教的出家人,你們在家人做了一輩子,婆羅門教的在家弟子,可悲、可嘆、遺憾、更無奈,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只要你研究巴利藏,就可以看得出來,很明顯,太明顯,因為和尚現在整個,巴利藏有經題的,有下經題的,有經文名稱的經有186部,我已經全部看完了,我現在看《相應部》《增支部》,後面11700多篇的經文,越看越感覺不對勁。
以巴利藏的原始佛教經典,佛所說的原始佛法來對照,整個中國佛教,臺灣佛教的法門跟文化,完全走樣,完全是婆羅門教的文化,及法門的翻版。
但我們卻迷惑,我們不知道,我們還自以為是,可悲不可悲?你們自己想,連和尚也是一樣,我們都當了一輩子,婆羅門教的出家人,我們都還不知道,還沾沾自喜,自以為是。
你們做了一輩子,婆羅門教的在家弟子,你們也是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我們都真是井底之蛙,我們是不是同樣坐在一臺,沒有方向,沒有目標的一個,婆羅門教的法船裡面,在大海裡面漂啊漂,漂不出,沒有辦法漂出大海,登上一個安定的,解脱的國度。
所以難怪我們佛法會變末法,本來佛教的佛法傳到中國,本來就沒有佛法,哪有末法?連未法都談不上。


2023年2月9日星期四

巴利律比丘戒研究

那一年,隨師父在山寺結夏安居。

一個下雨的晚上,師父們都鄭重地披上袈裟,拿起一個本子往圖書館去。

我好奇地問,「這是什麼啊?你們要作什麼?」師父一面搭上袈裟的扣環,一面說,「我們要去誦戒。那是戒本。餵!居士不能看戒本!」

我在廊下佇立,目送他們撐傘而去。

圖書館燈火通明。山夜雨,雨聲淹沒了誦戒的聲音,只偶而傳來板子拍桌的聲響,啪! 「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否?」啪! 「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否?」啪! 「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否?」風雨兀自不休,總抓不住雨中飄渺的誦戒聲。

什麼是誦戒?戒本中又寫了什麼我不能看的?

☆ ☆ ☆

一九八八年秋天,我進入中華佛研所就讀,至今已屆滿十年。

十年中,且讀書,且學劍,自嘆文武兩不全。

☆ ☆ ☆

甫下山寺,佛研所開架式的圖書館對我來說,就像是個神聖的殿堂。站在大正藏前面觀察很久,書櫃沒有加鎖,沒有寫上居士不可讀律的警語,我謹慎地取下第二十二冊.

律部一,翻開,看著那些看不懂的戒律名相,也看著師父一直不許我看的內容。爾後,這幾部律藏,就一直伴著我。

跟隨師父四處掛單時,聽過一些法師持戒的事。

某甲法師持「不捉持金銀」戒,故同住的法師只好騎著腳踏車上街,替某甲法師購物。某乙法師也「不捉持金銀」,出國朝聖時,錢財皆由同行的法師保管 1 註一。

最常見到的事情是「三衣不離身」,每次我師父外出過夜時,除了必須攜帶的物品外,還要背一袋三衣,把五條、七條、九條的袈裟都塞入僧袋中 2 註二。

這些關於持戒的軼聞,在求學的過程中,不時地浮現心頭。也許是因為聽起來太不合理了,所以記得特別清楚,也讓我想要清楚地了解戒律。

它真的規定了這些看似不合理的事嗎?如何規定?為什麼要規定?

以往曾經天真地想,只要找一位法師問個明白就好了,後來我發現,結局總是保持在原先的模糊不清,外加上些許的尷尬。

當我試著在漢譯廣律中找答案時,情勢繼續保持在模糊不清的狀態。

於是最後的一線希望,就在巴利律中。

在佛研所Dr. A. W. Barber的協助下,我一一地解讀巴利戒條,我一遍遍地修改戒條的翻譯,一遍遍地從生活的層面來理解戒律,長長的六、七年歲月中,幾乎日夜與這兩百二十七條戒為伍。在這段期間,心中只有兩個原則,一是「從僧團的生活層面研究戒律

----------------------------------------------------------

註一 舍懺18.「接受金錢」:若有比丘接受或使人接受金銀,或是允許放在一旁,是捨懺。一部分持「不捉持金銀」戒的法師,把「捉持」視為「拿著」,故本人不碰觸到金錢,由旁人代為處理。但如果從巴利文的字義解釋的話,「捉持」應該是「接受」的意思,也就是說,比丘受供養的內容,可能是食物,可能是日常資具,但是不能接受金錢。

註二 舍懺2.「沒有帶足三件衣服過夜」:當比丘作好衣服,沒有穿功德衣的時候,即使一個晚上,如果比丘沒有把三衣帶在身邊,除了比丘們同意外,是捨懺。當時的三衣是有禦寒功能的衣服,並非今日法師們使用的袈裟。

南傳上座部佛教

律藏 比庫戒

227條戒 

諸比庫,應當具足戒與具足巴帝摩卡而住 !應以巴帝摩卡律儀(一切善法的根本依處,隨時隨事受持戒條,解脫各別的煩惱與苦果)防護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受持學習於諸學處 !《中部.6.若希望經》

諸比庫!此等三者,是顯露而光輝,並非隱覆。云何為三光耶?諸比庫!月輪是顯露而光輝,並非隱覆。諸比庫!日輪是顯露而光輝,並非隱覆。諸比庫!如來所說之法與律是顯露而光輝,並非隱覆。諸比庫!此等三者,是顯露而光輝,並非隱覆。《增支部. 三集 第三 古西那拉品》

制戒十利

《律藏·巴拉基咖》佛陀說: 諸比庫,緣於十義,我為比庫們制定學處:

為了僧團的優越,為了僧團的安樂;

為了摺服無恥之人,為了善行比庫們的安住;

為了防護現法諸漏,為了防禦後世諸漏;

為了無信者生信,為了已信者增長;

為了正法住立,為了資益於律。

「諸比庫,海平而其水不溢於大洋,戒嚴而不惜身命持之。」律藏 小品”

「緣於此事,諸比庫,我當為比庫立下戒條。我如此做有十個目的

,即為了:僧團的優越、僧團的和平、克制無恥者、善自治的比庫得安寧、制伏今世諸漏、防止來世諸漏、令無信者生信、令有信者其信增長、建立正法,以及守護戒律。」律藏 經分別 波羅夷4條巴拉基咖

(Parajika)這是律藏裡最嚴重的處分。犯此戒的比庫必須被逐出僧團,一生中不能再做比庫。一旦犯了這四條巴拉基咖中的任何一項,該位比庫的身分將永久性失去,且不需舉行還俗儀式。比庫以不知道為藉口,作為不違犯此四條巴拉基咖是不成立的。 

有任何性行為,甚至是跟一隻動物。犯不凈戒

有任何盜竊的行為或拿取未被給予的東西,在有人住的地方或在森林裡。犯不與取戒

有意殺人、指使人殺、誇讚死亡的優點或煽動他人去死。犯人體戒 

自誇自己擁有超人類的能力,超凡成就等等。犯上人法戒

十三條桑喀地謝沙

(Sanghadisesa)犯了此戒的比庫,對其罪的處理過程自始至終皆須由僧團來執行。他必須通過至少二十位比庫的贖罪儀式,才能恢復其比庫的身份。

 有意圖的射精,除非是在夢裡。犯出精戒

 為情欲所征服,與女眾有肉體的接觸,動了心,和女人有身體接觸,握她的手,抓她的頭髮,抱她身體的一部份。犯身觸戒

被情欲所征服,用猥褻的話暗示女人上床。犯粗語戒

被情欲所征服,用稱讚他自己的感官語言來暗示女人上床。犯自讚歎淫慾戒

 從事男女之間關係做媒。犯媒嫁戒

6.拿由乞討的利益來建自己的住所時,地點、屋子大小和儀式必須符合造房舍戒規定

(一) 它必須是沒有被佔據的地點,而且有足夠廣闊的面積

(二) 該地點必須獲得贖罪儀式(Sanghakamma)的批准

(三) 住宿戶內的長度不可超過7×12 佛張手(Sugata -vidatthi)沒有得到僧團批准而建築住宿或超越所允許之長度)。不然犯造房舍戒

 7.建大型住處時 (有贊助者),地點和儀式必須符合條件

(一) 它必須是沒有被佔據的地點,而且有足夠廣闊的面積。

(二) 該地點必須獲得贖罪儀式的批准, 沒有得到僧團批准而建築住宿)規定。不然犯造精舍戒

 8.當生氣,不滿,無證據惡意指控另一位比庫犯巴拉基咖時,犯第一瞋不懣戒

9.當生氣,不滿,以語言上的扭曲指控另一位比庫犯巴拉基咖時,犯第二瞋不懣戒

10. 已經過僧團的正式告誡,動搖僧團並想其分裂,如果被訓誡三次仍不改,犯第一破僧戒

11.一群比庫 (一人,二人,或更多)卻仍然堅持放棄支持某人使僧團分裂,不允許他人訓誡他,已經過僧團的正式告誡,訓誡三次仍不改,犯第二破僧戒

 12. 拒絕接受有關戒律訓練的告誡,比庫因性格而難受他人訓誡,在合乎戒律的規則下被他人訓誡而不接受,如果超過三次仍不改,犯惡口戒

13比庫惡行為致居士家庭的敗壞、污損良家及惡行為,拒絕接受被驅逐之懲罰,這事被看見和聽見,那些受害家庭被看見和聽見。犯污家戒

2條不定

(Aniyata)解釋為不確定,不能肯定。解釋為未確定比庫所違犯的是屬於巴拉基咖、桑喀地謝沙、巴吉帝亞三者之中的哪一條戒。

1. 任何比庫私下獨自和女人於一處,可能發生性行為。可信任的居士看見了他們,他將其告知犯了以下三條戒律:巴拉基咖、桑喀地謝沙或尼薩耆亞巴吉帝亞.有關該告狀須加以調查,若比庫承認了有坐在那裡,有可能受任何這三條戒律處分。犯淫屏處戒。

 2. 任何比庫私下獨自和女人坐在一處,不足夠可以發生性行為,但足夠對她說猥褻的字語。而一位可被信任的女信眾看到了他們,她將其告知為犯了以下兩條戒律:桑喀地謝沙、尼薩耆亞巴吉帝亞或者任何其它可信任的居士所描述的情況。犯非可淫屏處戒。

三十條尼薩耆亞巴吉帝亞

(Nissaggiya-pacittiya)解釋為應捨棄、心的墮落。關於衣、敷具、金錢、缽、藥品等物品方面的戒。 犯了此戒的比庫,應把違戒的物品在僧團中、在兩三眾中或在一人面前捨棄。捨棄之後再懺悔其罪。

 第一章: 袈裟

1.當比庫完成他的袈裟製做之後,他最多只能保留一塊多的袈裟布十天,超過的話,犯第一咖提那衣戒

2. 當比庫完成他的袈裟製做之後,每一位比庫必須三件袈裟(三衣)隨身,他如果離開他的三件袈裟一晚,除非被僧團同意,犯小屋戒

3.當比庫完成他的袈裟製做之後,如果他被贈予它季的袈裟布,他可以接受,一旦接受了,他必須馬上劃記 ,如果布不夠的話,他可以先將布放在一邊最多一個月,等候其它的布。如果他保留這布超過時間,犯第三咖提那衣戒

4.任何比庫由一位和他無血緣關係的比庫尼幫他洗,染,或刷他用過的袈裟,犯故衣戒

 5.任何比庫接受一位和他無血緣關係的比庫尼的袈裟布,除非是交換,犯取衣戒

 6.任何比庫向與他無血緣關係的男居士或女居士要袈裟布,除非是在適當的情況下(比庫的袈裟被偷了或破了),犯從非親里乞戒。

 7.整套袈裟(三衣)皆被盜竊或遺失,如果男居士或女居士供養比庫許多塊袈裟布,他只能接受最多足夠他的上衣和下衣。如果他接受更多,犯(過量戒)。

8.如果一位男眾或女眾準備了一套袈裟給.一位與他(她)無血緣關係的比庫,而這位比庫在還沒被邀請前對他(她)說:「這是很好的,你(妳)能供養我這樣的袈裟」只是為了好東西的欲望,犯第一預備戒

 9. 如果多位居士各準備了套袈裟給一位與他(她)們無血緣關係的比庫,而這位比庫不可指示他們袈裟一起匯聚起來說,「這是很好的,你(妳)們能供養我這樣的袈裟」只是為了好東西的欲望,犯第二預備戒

10. 如果一位居士供養比庫買袈裟布的錢,比庫不能接受,必須由他的淨人接受。然後比庫必須提示淨人去購買袈裟布二或三次,如果淨人仍未去買,比庫必須安靜的站著最多到六次,如果到了這條情況而竟人仍未去買,而比庫持續還再提示,則犯王戒(錢必須送回贈予的人)

第二章: 絲綢敷具

11. 任何比庫擁有一條毛毯是有絲綢材料的,犯絹戒

12. 任何比庫擁有一條毛毯是用純黑羊毛作的,犯純黑色羊毛戒

13. 當比庫在做一條毛毯時,不可使用超過大約五十巴仙以上,不然犯二分戒

14. 當比庫在擁有一條毛毯時,他最少要保留六年,不可在六年之內製作新的敷具除非是經僧團同意,不然犯六年戒

15. 當比庫在製做一條坐毯時,應當把舊敷具的布塊也一同加入縫製以便使它不至於太耀眼,不然犯坐卧具戒

16. 如果比庫在遊行被贈予羊毛,他可以接受。一旦接受了,他必須自己用手拿超過三由旬(一由旬16公里)的距離。不然犯羊毛戒

17. 任何比庫由一位和他無血緣關係的比庫尼幫他洗、染或梳理羊毛,犯洗羊毛戒

18. 任何比庫拿取金銀,或指使人拿或允許人放在他身旁,犯金銀戒

19. 任何比庫作任何金銀買賣,犯金銀買賣戒

20.比庫與居士以物易物,犯物品交易戒

第三章:缽

21. 擁有多餘的缽只能被保留十天,不然犯缽戒

22. 比庫的缽沒有破五個洞還可以被使用時,並要求一個新的缽,犯減五綴戒

23. 得到五種七日藥品中的任何一種:酥油、生酥油、油、蜜糖及糖,生病的比庫接受了以後最多只能保留七天,不然犯藥戒

24.比庫只能在熱季的最後一個月,雨季到來的一個月前,要求雨季的雨衣(浴巾),提早在雨季到來的兩個星期前使用該雨衣(浴巾),不然犯雨季衣戒

25. 比庫在給予一塊袈裟布給另一比庫後,感到氣憤和不滿,將其搶回或教唆人搶回,則犯奪衣戒

26. 任何比庫要求織線後, 要求裁縫師縫一件袈裟,犯乞線戒

27. 如果一位男居士或女居士叫裁縫師縫一套袈裟給一位與他(她)無血緣關係的比庫,而這位比庫在還沒被居士咨請前對裁縫師說,「這件袈裟是給我的。把它作長,作大,縫緊,縫好等等。犯大織師戒

28. 在第三個月印度曆Kattika月月圓的前十天,袈裟布因緊急、急促被贈予給比庫可以接受。一旦接受,他只能保留至那個季節,保存逾期,犯特施衣戒

29. 比庫在有盜賊出沒危機的叢林結束雨安居,可在雨季的最後一個月份,以安全為理由,把其中一件袈裟存放於附近的村莊連續六晚;存放逾期,犯有難戒

30. 任何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將給僧團的物品轉為自己的,犯回入戒

九十二條巴吉帝亞

(Pacittiya)解釋為為令心墮落。不屬於財物之罪,屬於妄語、兩舌、殺生、飲酒及煩惱、執著心之罪。犯此戒必須在三位比庫前懺悔,不懺悔者必墮落地獄。

第一章: 謊言

比庫犯這條戒律要坦白告知。

1. 一個存心的,故意的謊言。

2. 一個侮辱。

3. 惡意的在比庫們中捏造故事。

4. 任何比庫和不是比庫的人吟誦佛法。

5. 任何比庫和不是比庫的人住在同一房舍超過二或三晚。

6. 任何比庫和女人住在同一房舍。

7. 任何比庫教女人超過五或六段話的佛法,除非有位博學識的人在場。

8. 任何比庫向不是比庫的人說他的修證。

9. 任何比庫向不是比庫的人說另一位比庫的犯戒,除非經過僧團同意。

10. 任何比庫挖土或指使人挖。

第二章: 住

11. 破壞一個活的植物。

12. 逃避的說話態度和不肯合作。

13. 誹謗或抱怨一個僧團的官員。

14. 任何比庫把屬於僧團的床,床墊,或凳子放在外面或指使他人作,然後離開時沒有將其放回或指使人放回或沒告知的離開。

15. 任何比庫把屬於僧團的寢具放在外面或指使他人作,然後離開時沒有將其放回或指使人放回,或沒告知的離開。

16.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為了硬塞進入另一比庫的住所 (屬於僧團的),心想 「任何人覺得擠可以離開」,只是為此而作。

17. 比庫在憤怒和不平的情況下,驅逐一位比庫離開一個屬於僧團的住所或指使他人作。

18. 比庫坐或躺在一張上面有可拆下的床或椅子。

19. 比庫建造大房屋時,若不依律藏規定。

20.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將有生命的水倒掉或指使人倒。

第三章: 勉勵

21. 比庫未經同意勉勵比庫尼。

22. 比庫,經過同意,在日落後勉勵比庫尼。

23. 比庫到比庫尼場所勉勵比庫尼,除非是在適當的情況下(比庫尼病了)。

24. 比庫說比庫們勉勵比庫尼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25. 比庫給一位和他沒血緣關係的比庫尼袈裟,除非是交換。

26. 比庫縫製或指使別人縫製一件袈裟給一位和他沒血緣關係的比庫尼。

27. 比庫安排和一位比庫尼遊行,時間達一個村鎮和下一個,除非是在適當的情況下 (路必須以篷車穿越,而且可疑和危險的)。

28. 比庫安排和比庫尼坐船往上流或下流,除非是為了渡到對岸。

29.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經比庫尼激勵)吃比庫尼贈與的食物,除非給比庫尼食物的人在之前便有意給此比庫 (經比庫尼激勵)。

第四章: 食物

31. 一個無病的比庫可在一個公眾的食堂用餐一次。如果超過一次。

32.團體的用餐,是要在適當的情況下 (生病時,贈與袈裟時,製作袈裟時,要上旅程時,要上船時,在非正常的情況下,當是修行者供養時)。

33. 在不適當的時間用餐,除非是在適當的情況下 (生病時,贈與袈裟時,製作袈裟時)。

34. 當比庫到達他家住宅且被供養點心時,他可以拿二到三缽 (他必須和其它比庫共用)。如果他拿更多。

35. 比庫用過餐後並拒絕另一供養,另外又吃(不是剩下的)食物。

36.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想找他人錯誤,給一位比庫(用過餐後並拒絕另一供養)食物,當他吃後。

37. 比庫在不對的時間進食。

38. 比庫吃存留的食物。

39. 無病的比庫為了自己要求上等的食物(如奶油,油,蜂蜜,糖,魚,肉,奶,和凝乳)和吃下這些食物。

40. 比庫放進他的嘴裡一個未被給予的食物 ,除非是水和牙齒清潔用品 。

第五章: 裸體外道修行者

41. 比庫給裸體外道修行者和流浪者食物。

42. 比庫對另一比庫說,「來,朋友,我們一起去托缽,」 然後不管他有沒有得到食物,他說,「走開,朋友。我不喜歡和你一起坐或說話。我想自己一個人」 如果只是為了這個理由而這麼作。

43. 如果一個比庫坐著而闖入一個家庭打擾到一個家庭。

44. 比庫和女人私下坐在無人之地。

45. 比庫和女人私下獨自坐著。

46. 比庫被邀請供養時,沒告知便離開,在供養前或後,除非是在適當時間 (給予袈裟,製做袈裟)。

47. 無病的比庫可接受一個四個月的應供。如果他接受更久,除非邀請被更新或邀請是永久的。

48.何比庫去見現役的軍隊,除非有恰當的理由。

49. 如果有任何理由比庫和軍隊連續在一起二或三晚,如果他待更久。

50. 如果比庫和要去打仗的軍隊連續在一起二或三晚,聽軍令,軍隊陣形,或去看軍隊的單位。

第六章:酒精飲品

51. 喝酒或發酵的酒類飲料。

52. 騷另一位比庫癢。

53. 玩水。

54. 無禮或不尊重。

55. 比庫嚇另一個比庫。

56. 任何無病的比庫,為了取暖,起火或指使他人起火,除非有適當的理由。

57.比庫在半個月內洗兩次澡,除非是在適當的情況之下:熱季的最後一個月和熱季的一半,雨季的第一個月,生病時,工作時,旅行時,有風或有雨時。

58. 當接受新袈裟時,必須用以下顏色劃下記號: 綠,咖啡,或黑。如果比庫在作記號前使用新袈裟。

59. 比庫將一件袈裟和他人共用 (目的只是為了儲存多餘的袈裟),然後在此共用權未撤消前使用。

60. 比庫隱藏另一比庫的缽,袈裟,坐墊,回針,或皮帶或指使他人隱藏,就算是玩笑。

第七章: 動物

61.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殺害一隻動物的生命。

62.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使用水裡有生命的水。

63.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用煽動來喚起一件已正確處理過的爭論。

64.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隱瞞另一比庫的嚴重犯戒。

65.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給一個未滿二十歲的人出家,那個人等於沒出家,比庫該被責備。

66.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安排和一車的賊一同出行,甚至只有一個村和下個的時間。

67. 比庫安排和女人一同出行,甚至只有一個村和下個的時間。

68. 比庫誤解佛法而被訓誡三次仍不改。

69.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和一個觀念不正確而未摒棄那觀念的比庫結伴、同夥,或住在同一房舍裡。

70. 見習比庫誤解世尊教法而被訓誡三次仍不改,而任何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支援那見習比庫,接受服務,與其結伴,或住在同一房舍裡。

第八章: 戒律

71. 比庫被依法訓誡後,如不依法。

72. 比庫當律藏被背誦時,批評較不重要和較小的戒律時。

73.比庫當律藏被背誦時,提出意見,而卻不是事實。

75. 比庫因生氣和不滿升起手攻擊另一比庫。

76. 比庫無證據的指責另一比庫。

77. 比庫惡意的使另一比庫憂慮,心想,「這樣他就沒有平靜」如果只為此而作。

78. 比庫竊聽其它比庫討論,爭論,辯論,心想,「我會無意間聽到他們」 如果只為此而作。

79. 比庫接受了依法而行動作後,之後抱怨。

80. 任何比庫,當僧團在進行儀式時,從他座起未被允許而離開。

81. 比庫給予另一比庫袈裟,之後抱怨「比庫們依朋友關係分攤利益」。

82. 比庫在知道的情況下將給僧團的利益轉為給一個人。

第九章: 寶藏

83. 比庫,未經通知,經過一個崇高的國王寢室,而國王和王后還未離開

84. 比庫撿起或使人撿起一樣貴重物品或被認為是貴重物品的東西時,除非是在僧道院和屋子裡後撿起後給他人來認領。

85. 比庫在沒告知一位比庫的情況下在不當的時間進入村莊,除非是適當的緊急事故。

86. 任何比庫用骨頭、牙或角作針,針必須被打碎。

87. 當比庫在座一張床或板凳時,須依律藏規定。

88. 任何比庫在床或板凳上裝墊子,墊子須被拆下。

89. 當比庫在做一張敷具時,須依律藏規定。

90. 當比庫在製作一張出疹子要蓋的布時候,須依律藏規定。

91. 當比庫在製作一張雨季沐浴要用的布時,須依律藏規定。

92. 比庫不照律藏的規格作僧袍,僧袍須被剪掉。

四條向他自白

Patidesaniya解釋為對他人自白懺悔其罪。關於食事有四條,犯此罪者,必須向一比庫懺悔。

1.比庫在有人住的地方從和他無血緣關係的比庫尼手中接受食物並進食,犯在俗家從非親里尼取食戒。

2.如果比庫被邀請到他人家裡用餐,發現有位比庫尼站在那裡給予指示,如「那裡給飯,那裡給菜,」 比庫必須叫她離去,如果沒有任何一位比庫叫她離去,犯在俗家挑食受食戒。

3.有些家庭是被指示修行的。如果比庫,無病,沒被邀請,在這些家庭接受食物並進食,犯學地之家受食戒。

4.有荒野住所是可疑和危險。如果比庫,不生病,住在這樣的住所,食用居士帶來之食物,犯恐怖林野受食戒。

七十五條眾學

(Sekhiya)解釋為學習。 食事、說法之方法及接近居士時須注意者等,應當學習之威儀作法。行為違反此者,即為惡作罪。故意犯者,當對上座比庫懺悔;非故意者,於自己心中懺悔即可。

第一章: 二十六條適當的行為

1. 我會下僧袍圍繞在我身上。

2. 我會上僧袍圍繞在我身上。

3. 我將包覆整齊而前往居士家。

4. 我將包覆整齊而坐在居士家。

5. 我將端正威儀而前往居士家。

6. 我將端正威儀而坐在居士家。

7. 我將垂目而視而前往居士家。

8. 我將垂目而視而坐在居士家。

9. 我將不拉高衣而前往居士家。

10. 我將不拉高衣而坐在居士家。

11. 我將不高聲嬉笑而前往居士家。

12. 我將不高聲嬉笑而坐在居士家。

13. 我將低聲而前往居士家。

14. 我將低聲而坐在居士家。

15. 我將不搖晃身體而前往居士家。

16. 我將不搖晃身體而坐在居士家。

17. 我將不搖擺手臂而前往居士家。

18. 我將不搖擺手臂而坐在居士家。

19. 我將不搖晃頭部而前往居士家。

20. 我將不搖晃頭部而坐在居士家。

21. 我將不叉腰而前往居士家。

22. 我將不叉腰而坐在居士家。

24. 我不蓋住頭部而坐在居士家。

25. 我去到有人住的地方不會踮著腳尖或腳背前往居士家。

26. 我將不以手抱膝坐在居士家。

第二章: 三十條關於食物

27. 我會感激的接受食物。

28. 我接受食物時會將注意力放在缽上。

29. 我適量的接受豆子咖喱食物。

30. 我接受食物時,食物不超過缽邊。

31. 我會感激的進食。

32. 我進食時會將注意力放在缽上。

33. 我會規律的進食。

34. 我會適量的食用豆子咖喱。

35. 我進食時會從食物的旁邊開始用起。

36. 我不會為了要更多的食物而隱藏食物。

37. 我無病時,我不會吃我為我自己要求而來的飯或豆子咖喱。

38. 我不會意圖盯著別人的缽。

39. 我不會太大口的進食。

40. 我會放適量的食物在口中進食。

41. 我不會進食時張口。

42. 我進食時不會把手放進嘴裡。

43. 我嘴裡有食物時不會說話。

44. 我不會用一隻手拿食物和用另一隻手進食(同手進食)。

45.我不會吃、啃食物幾口而不吃完

46. 我不會狼吞虎嚥的進食。

47. 我進食時不會用手甩掉食物。

48. 我進食時不會撒落飯粒。

49. 我進食時不會把舌頭伸出來。

50. 我進食時不會嘟嘴。

51. 我進食時不會發出噪音。

52. 我進食時不會舔我的手。

53. 我進食時不會舔我的缽。

54. 我進食時不會舔嘴唇。

55. 我手被食物弄髒時不會接過杯子。

56. 我在有人住的地方不會倒掉缽的米水

第三章: 十六條關於說法

57. 我不會對一位無病且手中拿著雨傘的人說法。

58. 我不會對一位無病且手中拿著拐杖的人說法。

59. 我不會對一位無病且手中拿著刀的人說法。

60. 我不會對一位無病且手中拿著武器的人說法。

61. 我不會對一位無病且腳穿著鞋的人說法。

62. 我不會對一位無病且在車上的人說法。

63. 我不會對一位無病且躺著的人說法。

64. 我不會對一位無病且坐著抱著膝蓋的人說法。

65. 我不會對一位無病且戴著頭飾的人說法。

66. 我不會對一位無病且頭蓋著袍或絲巾的人說法。

67. 我不會對一位無病且坐在座位上的人說法。

68. 我坐在低的座位,不會對一位無病且坐在高的座位上的人說法。

69 我站著,不會對一位無病且坐著的人說法。

70. 我走在後面,不會對一位無病且走在前面的人說法。

71. 我走在道路旁,不會對一位無病且走在道路中的人說法。

第四章:三條綜合

72. 我無病時不會站著大便或小便。

73. 我無病時不會站著大便,小便,或吐口水在有人栽條的植物上。

74. 我無病時不會站著大便,小便或吐口水在下面有土的水裡。

七條滅諍

(Adhikarana-samatha)解釋為平息將起或已起於僧團中紛議的方法,依此不能適當平息、解決紛諍時,上座為惡作罪。說明呵責儀式、依止儀式、驅出儀式、下意儀式及制立三條舉罪儀式的因緣和方法。僧團須依此解決爭論的問題。

 1.此程序必須在經律、僧團、事件及當事人的當前下進行。

2.用專心的判決來解決 (被無辜控告)。

3. 用過去的無理智行為來判決解決

4.犯者比庫的坦白承認告知

5.遵循多數者之意見。

因僧團集合正式審問後才承認錯誤,僧團以 犯者比庫「更多行為不端」表決,強制犯者比庫接受懲罰。

7.佔地與草的比喻。雙方發現爭論只會造成分岐,用儀式告白解決。


揭秘大乘僧教在中國的兩千年騙局

過去,三武一宗的滅僧、毀僧運動,不是滅佛,佛豈能滅?佛教出家人及信徒别誤導他人,全是寺道場亂象,出家人過於多貪欲現象,佛教才發生的真相,佛教信徒不要説他人滅僧行動的錯,什麽滅僧報應,學佛信徒怎麽不説建寺道場犯戒不好,學佛信徒怎麼不説佛門傳有很多誤導,學佛信徒怎麼不説出家人的犯戒破戒事實?只說他人對佛教的批抨不好。佛教的亂象看來佛門犯戒破戒人果報也不少?要怪全怪在當時的出家人不持戒。

每個人的本能都在尋找一個永恆的東西,解脫生死之苦。遺憾的是,自古道不輕傳,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如鳳毛麟角。感恩上天慈悲,讓我得遇真法,親耳聆聽佛菩薩和神聖的開示,解答了我所有的學佛疑問,教導我真修之道,清償累世因果,解脫自在,生死自如。真經不在紙上,假佛法是背道而馳,解脫無期。

假佛法已經流傳上千年,眾口鑠金,積非成是,錯誤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末學修學假法近20年,像進入一個無邊的黑洞,讓人動彈不得。當末學遇到真法,短短几年就能生死自在,來去自如。末學深深感恩神聖和佛菩薩的再造之恩,才會奮不顧身出來破斥假佛法,救護眾生。雖然有些假法弟子不能理解,大肆誹謗謾罵,但末學相信大多數佛弟子會開始理性思考,走出假法的怪圈。

很多人學佛的起因,是因為生活中遇到生病、痛苦、貧窮、失敗等人生困境。剛開始學佛,往往會感覺特別快樂,佛教好似心靈雞湯,可以撫慰人心給人精神寄託。但假佛法是個很可怕的怪圈,是包著美麗糖衣的毒藥,讓人不知不覺中毒。等學佛初期蜜月期過後,會發覺人生越來越迷茫,修行更會陷入困境。

假佛法主要是大量抄襲婆羅門教的經文,進入中國後,又抄襲了道教跟儒家的大量內容,現代法師與時俱進又加入了心靈雞湯的內容,很容易蒙蔽一般的人 。時至今日,假佛法已淪落為燒香磕頭,念佛持咒誦經吃素放生等表象,其實這些和學佛毫無關聯。例如吃素,佛從未教導人吃素放生,是 梁 武 帝要求和尚吃素放生的;例如佛從沒教導弟子燒戒疤,但自從元代的志德和尚傳戒開始,規定受戒者要燃香於頭頂,才流傳下來。

假佛法一方面教眾生不貪、不嗔、不痴,告訴眾生清淨離欲才能解脫,一方面又極力渲染抄經、吃素、燒香拜佛、念佛、放生、持咒及供養三寶功德無量,迎合眾生不勞而獲的心態,導致很多佛教徒不要行功立德,以為坐在家裏動動嘴皮子,就能獲取功德福報,改善現實命運,解脫生死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嚴重違背宇宙真相。

念佛誦經持咒吃素放生供養三寶無量功德論嚴重違背了因果定律。如果傷害他人,欠他人錢財...事後只要念幾句咒語、佛號、經文、放幾條魚,就可以得無量功德,抵消一切惡業,償還一切業債,解脫生死輪迴,那因果報應還能成立嗎?被傷害的人,被欠錢的人會原諒當事人嗎?如果這個邏輯可以成立的話,還存在公平正義嗎?

眾所周知,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慘案。既然念佛誦經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佛難道不會教族人念佛抄經來超度那幾條魚嗎?既然持咒燒香可以摧毀一切罪業,難道佛不會教族人持咒消除打魚的惡業嗎?既然吃素放生可以消災滅罪,佛難道不會教族人誦經來滅罪嗎?何至於要佛親自去阻擋琉璃軍隊,最終釋迦族仍被滅族。

真正的解脫,是身心靈都要解脫自在。靈體若不自在,身體、心體根本不可能自在,靈體若未解脫,卻說自己已解脫,那是自欺欺人。很可惜,真修之法幾乎已失傳,現代學佛人僅停留在大乘僧教的吃素、念佛、持咒、抄經、放生等表象佛法上,這樣修一輩子也不可能真正解脫。

假佛法推崇吃素、放生、念佛持咒誦經、供養等,毫無功德,對人生毫無幫助,反而會束縛身心靈,讓人失去理性,性格越來越偏執,脫離社會和家庭,難以和人和睦相處。

佛弟子在假佛經的誤導下,把佛當成偶像來膜拜,把佛當成萬能的神來祈求,遺憾的是,大家忘記佛原本也是人,佛是一位覺悟了真理的修道者,但佛並不是有求必應的神仙,也不是神通廣大的救世主,佛只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幫助世人了解生命的真諦, 教導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原本是一位樸素的悟道者,四處宣揚愛與關懷。但假佛經卻極盡誇大之能事,念一句經咒、捐一元錢,獲得億萬劫的功德富貴回報,或往生不可思議的殊勝天界、殊勝淨土,在如此高利的誘惑下,信徒們往往不惜傾家蕩產供養三寶,期盼獲得最大利益回饋,嚴重助長出家人或信徒的貪慾,違背佛陀建教的初衷。

釋迦牟尼佛並不想成為現代人所認知的被極度神話誇張的「佛」,佛早已解脫了,祂不需要金碧輝煌的佛寺,不需要光彩奪目的佛像,不需要眾生的膜拜頂禮,更不需要眾生的功德金。可是曾幾何時,寺院成了比走私軍火、販毒還要暴利的大生意,和尚成了最賺錢的行業?買門票要錢,燒香要錢,各種水陸法會都要大把花錢……佛祖用得到一毛錢嗎?現代很多法師開示提到:只要虔心供養三寶,必有福報降臨;只要一心念佛,佛就會保佑你全家平安、財源廣進等等,嚴重誤導眾生。

了解佛教歷史的人都清楚,釋迦牟尼佛悟道後,隨緣、隨處、隨機度化眾生,每當眾生遇到問題請教佛時,佛會觀機逗教,因病與藥,針對這位眾生的問題做個別性指導,並不適合普羅大眾。因此佛一生中,從未著作任何一部佛經。經過一百五十年的口耳相傳,才有弟子在棕櫚葉上整理出第一部已經不純正的佛經。時至今日,竟然出現浩瀚如海的總字數過億的三藏十二部佛經,豈不太荒唐?

原本整理就不夠純正的原始佛經,經過一代一代流傳,由於抄寫、印刷、保存、運輸等等方面的問題,佛經的原文保存逐漸開始出現散失、缺失。加上各地方長時間的戰爭、戰亂,滅佛、毀佛運動。在印度和中國古代曾經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造成本就不純正的原始佛經大量損失,破壞,甚至絕跡!永遠從人間消失!後來的出家比丘僧人,不斷地重新到處去搜集、匯集佛經,成為佛經匯集本!佛經總體每毀掉一次,就需要匯集一次,以致佛經內容越匯集越少,卷數卻越來越多!越匯集內容的完整性越差!

當代佛經極為雜亂,因為任何人,只要在佛經的前面加上「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這「八字真言」。他所寫的偽經,就會被後代的佛教法師收入大藏經中,當做佛經看待,被認為是釋迦牟尼所說經,即使法師明知是他人寫的,也因為其上有佛名而留下。因此,佛教的大藏經,越來卷數越多,只要一研究,就會發現當代佛經十分雜亂,同一件事情,有的就有七八個不同的說法,而且又常常錯得一踏胡塗。

所以佛教的法師,有時只能說自己的看法,告訴你這是在某某經有這樣的記載,但實際所記卻完全不一樣。這就是佛教的法師常會「引經不引文」的關鍵所在。

才過了幾年,我連以前念過的小學課本都無法默寫出來,更何況卷帙浩繁、內容高深的佛經,要知道當時沒有錄音機,沒有計算機...經過150年的口傳,第一本佛經才書寫在棕櫚葉上,怎麼可能記得準確完整?

佛經要傳入中土,翻譯工作一直十分艱辛,在古代,懂得梵文的修行人十分稀少,懂梵文又有佛法真實修證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這造成佛經翻譯困難度很高,很難保證佛經翻譯的準確度,甚至有心人士的刻意篡改...加上2000年來,中國經歷過無數的戰爭,還有三武一宗的滅僧、毀僧運動。

可以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各種佛經,早已變得面目全非。假經吹噓念佛、持咒、抄經有無限功德,可是當佛弟子遇到實際困難時,精勤地念佛、持咒、抄經,期盼能夠如經中所說獲得大利益,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真經不在紙上,要在生活中悟道。

大乘佛教的佛經,從學術角度來看,絕對是偽經!佛經開頭都要寫上「如是我聞!」表明是阿難尊者所集經藏儘是親承佛前所聽所受。但阿難尊者只有活120歲,而大乘經典是在佛陀過世250年後才陸續出現,此時阿難尊者早已不在人間,但這些大乘經典卻大言不慚寫上「如是我聞!」,根本是欺世盜名,欺騙眾生。

大乘非佛說,所有的大乘佛經都是後人假造的「偽經」。為了取信世人,編造一大堆神話故事:某一位老比丘從大雪山下來,重新傳誦出來;龍樹菩薩進入龍宮,在龍宮發現大乘經;又密教說,在南印度的一個南天鐵塔,打開鐵塔門,發現了大量的密教聖典、佛經...就用這樣荒誕不經的方式,作為大乘佛經的出處。

佛教的大藏經非常雜亂,同一件事常常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前言不搭後語。既然是佛親口所說,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前後矛盾。有些法師,實在讀不懂大藏經,只能標榜自己是專弘淨土法 門,再忽悠信眾「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就是三藏十二部經典的總概括。」由於佛教徒沒有幾位有能力通讀大藏經,只能跟著人云亦云。

大藏經為何十分雜亂?因為在大藏經中,幾乎每一本經都有幾個抄本,例如阿彌陀佛到底發過多少願,有說廿四願,也有卅六願和四十八願。古本太多,全是文言文。為何不把佛經翻譯成白話文?其真實目的是「不讓你懂」。因為若翻譯成為白話文,你就會看出其中的雜亂無章和錯誤百出,正常理性的人是無法信受的。

地球上最大的謊言就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佛陀時代從來沒有念佛法 門,晉朝時期,慧遠法師為了使廣大信眾崇信佛法,創建了口念「阿彌陀佛」,即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理論,完全是虛妄想。

鬼道眾生都有小五通,祂們傳遞信息非常快,比人間廣播電台還快。如果按照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說,只要念十句佛號就能往生西方極樂,這實在太容易了,所有鬼 道眾生一定拼命念佛求生西方,地球上從此不再有孤魂野鬼。

但事實上,人間到處都飄蕩著鬼 道眾生,祂們比人類數量多太多了,很多鬼 道眾生生前就是念佛人,遺憾的是卻沒有西方極樂世界可去,死後下地府報到或滯留人間,才知道被騙。有陰陽眼的人可以清楚看到,我們生活的周遭特別是寺院周圍到處都飄蕩著鬼 道眾生,寺廟的陰氣特別重。如果念佛可以往生西方,這些鬼 道眾生早就跟著念佛求生西方,誰還要留在鬼 道受苦?但事實上,根本沒有西方極樂世界,不管佛教法師如何巧舌如簧,也改變不了這鐵一般的事實。

學佛要正信,不要迷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雖然大家把念佛無限上綱,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但遺憾的是,事實並非如此,冤親債主真正要的是討回公道、修復靈體、離苦得樂。就像我們受傷時,念佛並不能止痛、止血,還是需要用藥。

如果說念佛就能了生脫死,釋迦牟尼佛根本用不著講那麼多的法 門,教大家念佛就好了,怎麼可能捨近求遠、舍易求難呢?觀世音菩薩的修道過程可謂歷盡了千辛萬苦。還有達摩祖師、道教的北七真、南七真……也不需要那麼辛苦啦!如果修行只要念念佛號那麼簡單,他們全都會來改成念佛,根本不需要修道!仙佛都是因為救度眾生而成道,從來沒有聽說有哪位仙佛是因為念佛、持咒、誦經而成道。

念佛的音頻會招引大量的靈性大德。中國幾千年來有多少人在念佛,這些念佛人往生後卻沒有西方極樂世界可去,很多飄蕩在人間,一聽到念佛的聲音,很自然都會趕過來 。有些人生活本來過得還平順,從念佛以來,招感了大量靈性大德,祖先又沒有足夠的力量保護時,開始倒大霉,生活越來越不順。很多人念佛是想求個心安,只要有足夠的信念,天天念南無大石頭佛,或者念爸爸媽媽等名號,都有相同的效果。

往生時的助念有沒有功效?當然有些效果,可以給亡者一定的安慰,解除他的部分恐懼。當助念者不斷大聲念「阿彌陀佛」時,把陽氣大量灌給亡者,亡者的臉色會變紅潤,身體變柔軟,甚至眉毛頭髮變黑,但這並不代表亡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助念者不念「阿彌陀佛」,改念任何其他字,都會有相同的效果。

每個星球都有天庭和地府,星球上的所有生命體都由天庭和地府按照因果定律在管理,不可能橫空出現一個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念佛,阿彌陀佛就會保佑你逃過因果業力的制裁,往生西方極樂。就像在地球,有各國政府在管理,不可能因為你是學佛人,就可以殺人放火,只要念佛,就可以逃過法律的制裁,逍遙法外。

舉一個真實案例,淨土宗號稱萬修萬人去,但某空法師卻不得不承認陳曉旭的往生失敗。《紅樓夢》中飾演林黛玉的陳曉旭誤信某空法師,大力護持某空法師達七年,並捐給某空法師5000萬,但陳曉旭的人生卻是每況愈下,甚至罹患了乳腺癌。在假佛法的誤導下,她諱疾忌醫,愚昧地相信念佛能治病,甚至在病情越來越重的情況下,孤注一擲出家,妄想得到佛力加持出現康復的奇蹟。

陳曉旭的最後時期,整個人瘦得皮包骨頭,體重只剩下35公斤, 臨終前處於昏迷狀態,直到07年5月13日,命終前呼喊了幾聲母親和姥姥、姥爺後,走完了年僅42歲的一生。

陳曉旭在病情嚴重的時候,有300多人為她助念,佛號日夜不停止,如果連這樣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前提是假設有西方極樂),那麼一般的佛弟子,你們會有這麼多人幫你助念嗎?你們能保證一定往生嗎?何況根本沒有西方極樂世界。

大乘佛教的咒語來自印度婆羅門教,由妖魔的名號組成,念誦咒語產生的能量會傷害包括祖先在內的靈性大德,暫時趕跑冤親債主,所以有的人會感覺身心輕安。可是時間長了,精氣神被偷走,福報被偷走,身心壓力會越來越大,越來越不順利。

最早結集的原始佛經「阿含經」「律部」里,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佛陀處處訶斥咒語,不准弟子持咒!可是後來結集的大乘佛經卻處處宣揚咒語的功德。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佛陀的教導不可能自相矛盾,是外道為了滅佛,把咒語加入大乘佛經。

念咒語的人,由於不斷傷害靈性大德,聚集的怨氣越來越多,人感覺十分煩躁,情緒不穩,看什麼都不順眼…那是倒大霉的前兆。精進持咒的人通常有個共同特徵:印堂發暗,臉色發黑,諸事不順。

有位師姐是靈媒體質,從小被各種靈性干擾,嚇得睡覺開燈,枕頭邊放菜刀。聽人說咒語有效,開始念十小咒、大悲咒,剛開始有些效果,靈性會躲開,但後來完全失效;再改念楞嚴咒,前面2周非常有效,靈性完全不敢靠近,但不久也失效了;走投無路,不得已開始念小房子,更慘,根本不能停,命都差點念沒了。

楞嚴咒是所有咒語中最可怕的,裏面全是最兇猛的魔王妖怪的名號,傷害無形眾生最嚴重。就像極其推崇楞嚴咒的宣化上人,由於長期持咒,可以號令鬼 神,神通廣大,但傷害了太多無形眾生,怨氣衝天,等宣化上人氣數已盡,所有的冤親債主乘機討報,宣o上人是死於極其痛苦的淋巴癌。

如果這些咒語真的有效,就像假的佛經所說咒語這麼殊勝,滅三大劫的重罪,求子得子,求官得官,福報佛增無量,地球哪有災難,地球上有十二億的佛教徒,這麼多人在念咒語早就把業障消光了,可是事實卻相反。

請大家不要再念地藏經,這部經會召來大量的靈性大德。念地藏經的人,都有個共同特徵:臉色青黑,滿臉鬼氣。我最近處理一戶人家,他們全家都在虔誦地藏經,不僅家運跌到最谷底,悽慘落魄,更可怕的是天天晚上做噩夢,甚至連拍照片,都會現出靈性的臉像。

地藏經目前的流通本,題為唐朝實叉難陀所譯,實叉難陀實際譯出經典十九部,其中並不包括地藏經。地藏經實際譯者及譯出年代不詳,因為其源流不明,在明朝之後才被收入大藏經。念地藏經會招來冤親債主跟魑魅魍魎,地藏經最後附的滅定業真言非常可怕,會嚴重傷害冤親債主,讓人暫時感覺輕安順利。

人的八字硬、氣運強的時候,《地藏經》最後的咒語可以把冤親債主打跑,人會感覺很舒服,各方面也會很順利,但等到氣運弱時,冤親債主很可能會找來強大的幫手,再回來加倍報復,情況只會比以前更糟糕。還有一些人本身八字輕、氣運弱,一念《地藏經》就開始倒大霉,出現做噩夢、被 鬼 壓、破財、生重病等情形。

《地藏菩薩本願經》明顯是偽經,疑點處處。雖然註明是實叉難陀所翻譯,但在實叉難陀的譯經記錄中,從未提及他曾翻譯過此經,而且明朝以前的《大藏經》,從未收藏此經。在台灣佛教文化服務處所印刷的《地藏菩薩本願經》經首,卻標明『三藏法師法燈譯』。法燈究竟為何人,名不見經傳,明擺著掩人耳目。

台灣東森財經新聞台報導:藝人向娃念《地藏經》招來好兄弟。藝人向娃信佛虔誠,原本的定課是《心經》、《大悲咒》和《普門品》,身體生病後,請教師父如何處理,師父教他念《地藏經》,卻狀況不斷,睡覺時,有好兄弟趴在額頭上,身上有蟻爬的恐怖感覺。師父要向娃連念49部《地藏經》,向娃卻越念越慘,瀕臨崩潰。

很多人念地藏經出了問題,身體變差、諸事不順、家裏更是一團混亂,請教法師、居士時,都是解釋成消業障,鼓勵他們繼續念地藏經,誤導了多少人!地藏經的受害者極其眾多,但絕大多數人擔心自己誹謗三寶,根本不敢講是地藏經的問題,目前所揭露出來地藏經的受害者,只是冰山一角。

佛陀在世的時候,並不反對僧眾吃肉,只要是信徒布施或是化緣得來的三淨肉,皆可食用。尤其以前的出家人全是乞食,托缽化緣您怎麼還能夠要求施主一定要給素食?那樣根本不合時宜。而且有的比丘生病了,需要補充營養,其他比丘會把自己化緣的肉類給生病的比丘食用。是後來梁 武 帝要求出家人吃素, 之後一些大乘佛經,諸如《楞嚴經》、《涅磐經》、《楞伽經》等,也開始強調吃素,說吃肉就是吃諸佛之肉,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佛人很注重、很在意是否吃葷吃素。

真正的吃素在人間是無法做到的:空氣中有無數的生命,難道我們不要呼吸嗎?植物也是生命啊,植物上更有無數的小生命,難道連稻米蔬菜都不能吃嗎?「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水裏面也有無數的小生命啊,難道我們不要喝水了嗎?麵包、饅頭髮酵要用酵素,酵素是一種菌,也是生命哎,吃一個饅頭等於吃了無數的生命呀!......

吃素、吃葷是尊重個人的飲食習慣、個人的生活方式,但不可以因為吃素而貢高我慢,而去誹謗不吃素的人。用心孝敬父母,用心教育孩子,用心顧好家庭,用心做好工作,用心做個好人...這些比吃素重要得多。

輪迴的真相:

某些人前世造下惡業,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等這些壞人死後,下到地府被審判,轉輪聖王會判祂們投生到畜生道,做雞、鴨、魚、豬、鵝、蝦等菜肉動物被人殺、被人吃,以償還過去世的大惡業。

只有在不斷的懲罰中,才會讓邪惡的靈魂真的在內心懺悔,清除神識里罪惡的種子;那些被轉輪聖王判到畜牲道任人宰割的雞鴨魚,一方面是讓他們通過不斷的宰殺來認清自己往事的罪惡,另一方面是通過這種方式償還自己的業債....

比如賣地溝油致富的黑心商家,在地府受了懲罰後,最後轉輪聖王會根據情況讓他們做多少世雞鴨魚等,來償還自己欠眾生的債,那些被佛教徒放生的本來該人們食用的魚等,業債不了,下輩子還是要投生為魚。

有些佛教徒聽說放生有大功德,把豬雞鴨魚蝦買下來放生,結果害死這些動物,他們沒有被殺被吃,因果沒有了結,必須再次投胎做豬雞鴨魚蝦,直到被殺被吃,這段因果了結,才能投胎做人。

建議修行人不要吃野生動物肉及牛肉,狗肉,蛇肉,猴肉、貓肉、羊肉等靈氣很強的動物肉。

放生本是一種善行,是菩薩道精神的體現。但時至今日,本是隨緣、見機解救眾生生命的放生方式,卻變相為貪功德的放生、流於形式的放生、商業化的放生...放生導致放死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導致生態環境失衡。不僅違背了放生的真正含義,更讓放生者常常面臨好心做壞事的困惑,受到民眾的批評。

預訂放生物種的商業行為,使原本生活在大自然的魚兒、鳥兒,為了成就人們的「放生功德」而慘遭捕捉,或在窄窄的容器中,因氧氣不足而死亡;或因驚嚇而死亡;或把江里的魚放到河裏,河裏的魚放到溪里而死亡...最嚴重是沒有給魚類做任何保護措施,直接倒入水中,水溫差異大而導致內臟受損死亡...放生變成放死,不僅沒有功德還造業了。

有識之士紛紛呼籲:立即停止已變質的商業性「放生」,投入心力,搶救野外受傷或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將受傷治癒後的野生動物野放,把悲憫之心轉成「為動物發聲」的力量,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放生。

這類問題層出不窮,與佛教法師的推波助瀾有很大關係。

海濤法師原名黃榮享,自文化大學畢業後,經營一家旅行社,由於經營不善,負債心煩。他看到出家人不用操心煩勞,錢就自己進來,反觀自己忙碌奔波了十年,卻依然負債,因此發心出家。利用「法界」佛教電視台及心田法師的佛教電視台迅速成名,並將「放生」企業化經營,如今已成身價超過五億元的富翁和尚。

海濤法師利用電視媒體,大量灌輸放生可以求長壽、求子、醫病等功德回報。動物因「放生」而被捕捉;放生地點不當,導致放生物大量死亡;不分兇猛禽魚、毒蛇或外來物種,致使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他的信徒2012年在中部放生100多斤眼鏡蛇;2015年在曾文水庫湖濱公園放生1400公斤魚苗,當場造成魚苗死光。

俗話說「和尚不作怪,信徒不來拜」,素有「放生和尚」之稱的海濤法師是其中特別佼佼者,把搞怪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想胸大,就做乳牛吧」;「愛上不該愛的人,可用素包子供佛,消除錯誤的愛情」;「被蚊子叮,蚊子高興比較重要」……

他表達的有關「外遇」的誇張言論,令人匪夷所思。「妳突然早一點回家,門一打開,妳老公跟別的女人在睡覺!」「妳要馬上關起來:『假的!』」「哎呀,我的眼睛業障重啊,假的!」「在外面繼續打坐『阿彌陀佛』」「那個女人是他前世的太太,妳還是侵佔人家的咧!」這一連串「神邏輯」語錄都出自海濤法師,令信眾瞠目結舌、匪夷所思。

一句「真修行人不見人過」害慘了整個佛教界。佛教徒長期以來缺少擔當的精神、缺乏摧邪顯正的勇氣,致使附佛外道肆無忌憚橫行蔓延,難以遏止。佛教徒的麻木不仁直接導致佛教的整個衰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鼓勵聲張正義,明辨是非,但只要一進入佛門,人們似乎失去分辨是非的能力,只要有人指出佛門問題,就會被扣上「誹謗三寶」的大帽子,作為逃避的理由!

很能了解佛弟子的心情,雖然疑惑重重,仍然不敢有絲毫懷疑,生怕誹謗三寶,招來地獄之災。我剛接觸真法時,也是同樣的心情,當我親耳聆聽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地藏王菩薩的慈悲開示,了解真正的佛法,解決了我多年的學佛疑問。假法胡編亂造,自相矛盾,完全經不起推敲啊!

誹謗三寶下地獄是子虛烏有的謊言!真正的佛法樸素自然,符合人性,越修越健康快樂,而大乘佛教的戒律都是後世弟子為了獲取名聞利養,為了控制信眾的身心靈假借佛菩薩的名字杜纂的,試想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怎麼會制定如此繁雜嚴苛的戒律來恐嚇佛弟子,懲罰弟子下地獄呢?請佛弟子深思。

很多佛弟子因為擔心犯戒,身心嚴重失衡,家庭生活事業受到很大的影響。真正的戒律是內心自發的道德約束,每個人心裏都有把尺,知道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在歷緣對境中,自然會找出最佳的進退尺度。

22年前,我一接觸到佛教就深信不疑,我把生命財全部奉獻給佛教,皈依、吃素、放生、供養、度人、受戒、打坐、念佛、持咒、參禪…每一樣我都依教奉行,連跟人說話都感覺浪費時間,比誰都賣力,可是卻開始了人生一連串的厄運...什麼倒霉事都能遇到,觀察一起修行的佛友,有個共同規律:越虔誠的越落魄,反而愛信不信的過得比較好。 等我了解真修之法以後,把佛法真正落實到生活中,快樂學佛,自在修行。

真正的修行是一個返璞歸真的過程,越成長越簡單,越成熟越單純,越修煉越年輕。我下個月要開始教授易經課程,一些人開始慕名前來看我,見到我都嚇了一跳,老師怎麼這麼年輕?其實我早已不年輕了,而是透過有效的修煉,生命逆生長,不僅心境上愈來愈平和,外貌也變得像年輕女孩,充滿了青春活力。

最近慕名前來的人越來越多,出來弘法這段時間,愈來愈深刻體會到眾生的苦。千人千般苦,苦苦各不同。眾生並不需要我們談論佛法多麼高妙,他們要的是解決切身問題,解決問題才是王道。我最欣慰的是,無論什麼類型的人來,只要跟我談過話,都能打開他們的心結,看到他們的自信和喜悅,是最令人開心的事情。

一些學佛人不孝父母,或造了惡業後,便向寺院捐錢或抄經、放生等,希望能夠抵消罪業。這嚴重違背法界的公平原理。唯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人道成而後佛道成。學佛最重要的是要盡好為人的本分和責任:孝敬堂上父母,照顧配偶跟孩子,做好本職工作,學一技之長,培養一些愛好。千萬不要一頭熱,跳進假佛法的陷阱。百無一用是佛經,既無法了結過去的因果,又毀了今世的精彩人生,未來則無西方極樂可去,悔之晚矣。

與其把錢去供養出家人,不如好好孝敬堂上父母;與其花時間誦經持咒,不如好好陪伴家人;與其放生破壞生態環境,不如好好愛護周遭環境;與其求佛保佑,不如學習一門過硬的生存本領;與其追求虛無縹緲的極樂世界,不如實實在在的行功立德.....

正確的修行,會漸入佳境,縱有反覆,整體仍然是朝好的方向發展。相由心生,學佛得力之人,慈眉善目、輕鬆愉快、面色紅潤、身體健康。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佛教徒越修臉相越差,這種情形通常是學佛修行出了很大的問題。如果越修越煩惱,越修越痛苦,越修越不順利…就要反思修行方法出了問題。

若要改善命運,一定要從修身培德、養浩然正氣、累積福報著手,而不是投機取巧,以為僅僅誦經持咒抄經念佛吃素放生燒香拜佛就可以所求如願,就可以離苦得樂,這是不可能的,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唯有真修實證,身體力行行善積德,才是改善命運的良方。


2023年2月8日星期三

 

拆穿假佛法大乘(北傳漢傳藏傳)偽經的千年騙局
佛教原本有三種消除貪瞋癡脫離輪迴的方法就是成為佛、辟支佛或佛的阿羅漢弟子,佛弟子可以任選一種。
佛的智慧和神通比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更高需要修行的時間也更長,因此大多數佛弟子不想成佛想要當佛的阿羅漢弟子早點消除貪瞋癡脫離輪迴。
阿羅漢弟子就是佛教的僧寶會維護佛教正法阻止假佛法入侵佛教,不過佛入滅後有些佛教的叛徒錯誤邪見違背佛教教義被僧寶阿羅漢弟子糾正後,不但不反省自己錯誤反而發明「大乘」經典瞎掰佛教他們「高級的大乘佛法」抹黑佛用「低級的小乘佛法」騙「低級的小乘阿羅漢弟子」。
「大乘」經典作者自吹自己是「高級的大乘菩薩」未來會成佛普度所有眾生,「高級的大乘菩薩」當然比「低級的小乘阿羅漢弟子」更了不起!
稍微有點理智就知道真正的佛不會抹黑佛自己說過的佛法是「低級的小乘佛法」。
說穿了「大乘」經典就是「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假佛法」,很多附佛外道都學會了「大乘」經典的詐騙手法,那些附佛外道會說他們學的是比較高級的佛法,佛教學的是比較低級的佛法。
假佛教大乘經典「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抹黑真正佛教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841_001
說妙法決定業障經
佛告夫人:「修行菩薩寧犯殺等五種大罪,不學須陀洹果,不退菩提修行;菩薩寧於一劫百劫乃至千劫受地獄苦,不學斯陀含果,不退菩提修行;菩薩寧墮畜生,不學阿那含果,不退菩提修行;菩薩寧殺害眾生墮於地獄,不修阿羅漢果,不退菩提。羅漢獨證私入涅槃,譬如小賊密入他舍。修行菩薩菩提心故攝諸眾生,寧同火坑不住聲聞寂滅涅槃,不退菩提,以是義故,為攝眾生令入佛道故。如是修行菩薩,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之所尊重,堪任供養超越聲聞,則邪魔眷屬無能嬈惱。」
「大乘假佛經」「說妙法決定業障經」抹黑佛教僧寶阿羅漢弟子獨證私入涅槃就像「小賊密入他舍」。
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0209_002
百喻經卷第二
(二四)種熬胡麻子喻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為不美,熬而食之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種之,後得美者。」便熬而種,永無生理。世人亦爾,以菩薩曠劫修行,因難行苦行以為不樂,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羅漢,速斷生死,其功甚易。」後欲求佛果終不可得,如彼燋種無復生理,世間愚人亦復如是。
「大乘假佛經」「百喻經」抹黑佛教的僧寶阿羅漢弟子是愚人不可能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8n0223_02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二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薩位,無有是處。不入菩薩位當得一切種智,無有是處。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時,以智觀過八地。何等八地?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辟支佛地。直過,以道種智入菩薩位。入菩薩位已,以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須菩提!是八人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須陀洹若智若斷、斯陀含若智若斷、阿那含若智若斷、阿羅漢若智若斷、辟支佛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忍。菩薩學如是聲聞、辟支佛道,以道種智入菩薩位。入菩薩位已,以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得佛道。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遍學諸道具足,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以果饒益眾生。」
「大乘假佛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說阿羅漢弟子和辟支佛不可能成為菩薩不可能成為佛。
為了吸收更多信徒,「大乘」的教義從「我是高級的大乘菩薩未來會成佛」逐漸演變成「所有眾生都是高級的大乘菩薩未來全都會成佛」,這個時候教義就出現問題,就算「大乘」能說服所有眾生都成為「高級的大乘菩薩」然後成佛,過去入滅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已經入無餘涅槃不再輪迴無法成為「高級的大乘菩薩」也無法成佛。
為了讓所有眾生都能成為「高級的大乘菩薩」然後成佛假佛教「大乘」信徒只好發明「大乘」「妙法蓮華經」,把過去已經入無餘涅槃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挖出來不准他們在無餘涅槃享福,瞎掰所有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都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1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
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3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大乘假佛經」「妙法蓮華經」抹黑佛說的佛法是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妙法蓮華經」裡面的「佛」用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騙「怯弱下劣」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逃離危險的「三界火宅」,
所有「怯弱下劣」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逃離危險的「三界火宅」後卻只能放棄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改當更高級的「大乘菩薩」重回危險的「三界火宅」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就算是三流的連續劇也不會有這種荒謬的劇情。
真正的佛只會說真話不會說假話,「大乘假佛」才會講「假涅槃」、「方便說」、「非實化城」騙人。
「大乘」「百喻經」和「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阿羅漢弟子不可能成佛,「大乘」「妙法蓮華經」卻說所有的阿羅漢弟子都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大乘」「妙法蓮華經」的作者應該先跟「大乘」「百喻經」和「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作者打一架看誰打贏,為什麼會有這種好笑的事?
不同的作者發明不同的「大乘經典」,那些作者在發明「大乘經典」前並沒有事先協調好內容不要互相矛盾。
如果「大乘的佛」真的認為學「低級的小乘佛法」當「低級的小乘阿羅漢弟子」很爛,只要一開始就不要教「低級的小乘佛法」世界上就不會有「低級的小乘佛法」也不會有「低級的小乘阿羅漢弟子」存在。
「大乘的佛」在教「低級的佛弟子」學完「低級的小乘佛法」成為「低級的小乘阿羅漢弟子」後,居然把佛教的僧寶阿羅漢弟子叫過來痛罵一頓:「你們這些低級的小乘阿羅漢弟子怎麼會喜歡佛教導的低級小乘佛法?這樣實在是太低級了!」,只有「假佛教大乘經典」的作者才能想出這種不倫不類的劇情。
以下說明真正佛經的說法。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36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六
(一四五)梵志品瞿默目揵連經第四(第三念誦)
尊者阿難答曰:「目揵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佛、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用智慧斷除貪嗔痴走到了佛教的最終目的「涅槃」,漢傳佛教中阿含經清楚說明了佛、辟支佛、阿羅漢弟子的解脫「無有差別」,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需要再繼續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29
(一二五)中阿含大品貧窮經第九
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漢傳佛教的中阿含經清楚記載佛說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不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大乘假佛經」「妙法蓮華經」的作者不懂佛法才會瞎掰辟支佛和阿羅漢還得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真正的佛一定會幫助很多聲聞弟子覺悟證阿羅漢果,要是所有眾生都成佛,誰來當佛的阿羅漢弟子?
「大乘」假佛經瞎掰「所有眾生都應該成佛」正好說明了「大乘的佛」是沒有任何阿羅漢弟子的「假佛」。
真正的佛沒有說「所有眾生都應該成佛」,上座部佛教的佛弟子可以自由選擇要成為佛、成為辟支佛或成為佛的阿羅漢弟子,不管是佛、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都已用智慧斷除所有煩惱不再輪迴死後直接入無餘涅槃。
大乘偽經瞎掰有十方諸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47
(一八一)中阿含心品多界經第十(第四分別誦)
若世中有二如來者,終無是處,
若世中有一如來者,必有是處。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12
(一八)佛說長阿含第二分自歡喜經第十四
佛言:「如是答,依法順法,不違也。所以然者?過去三耶三佛與我等,未來三耶三佛與我等,欲使現在有二佛出世,無有是處。」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8_001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上
佛以是事告帝釋天主并天眾言:「汝等當知,同一時中,無處容受二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宣說諸法。」
漢傳佛教的經典早就清楚說明世界上不會同時存在兩個佛,在釋迦牟尼佛教還存在的時間內除了釋迦牟尼佛外世界上不會有其它佛存在。
真正佛經的諸佛指的是過去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這些諸佛不會同時存在。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7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
「大乘假佛經」「妙法蓮華經」的作者不懂佛法才會瞎掰釋迦牟尼佛跟多寶佛見面聊天。
http://tripitaka.cbeta.org/T13n0412_001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
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彊眾生,知苦樂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所謂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三昧光明雲、大吉祥光明雲、大福德光明雲、大功德光明雲、大歸依光明雲、大讚歎光明雲。放如是等不可說光明雲已,又出種種微妙之音——所謂檀波羅蜜音、尸波羅蜜音、羼提波羅蜜音、毘離耶波羅蜜音、禪波羅蜜音、般若波羅蜜音、慈悲音、喜捨音、解脫音、無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師子吼音、大師子吼音、雲雷音、大雲雷音。
「大乘假佛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的作者不懂佛法才會瞎掰十方諸佛集會讚嘆釋迦牟尼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25_026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等見品第三十四(三)
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漢傳佛教的增壹阿含經清楚說明所有的佛都是人在人間成佛,不可能在三界外的西方極樂世界成佛。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帝釋所問經講記》
78頁對「假佛法大乘」的批判:
大乘佛教徒以極樂世界等同於涅槃。他們描述那是天堂,並說:在那裡的所有眾生成佛之後,將在此世界裏永遠地免除老、病、死,而享有永恆的快樂。極樂世界與那些相信生命永恆而讚頌的天堂沒有很重大的不同。這信仰很可能是基於那些想宣揚常見的佛教徒的著作。
上座部佛教「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對偽經大乘十方諸佛的批判
佛教分裂後只有上座部堅持不修改任何佛說過的戒律和教義,其它部派不只不守佛規定的戒律還不斷竄改佛教教義發明更多假佛法,為了解決這種亂象阿育王請「目犍連子帝須」尊者為首的一千阿羅漢舉行第三次結集,第三次結集的論事中阿羅漢「目犍連子帝須」尊者批判了「大眾部」的「一切方住諸佛」「邪執」。
http://tripitaka.cbeta.org/N62n0030_021
論事
第六章 一切方論
今稱一切方論。遍四方上下,世界安住所,一切世界住諸佛,起自己之思惟,言「一切方住諸佛」,乃大眾部之邪執。
(自)一切方住諸佛耶?(他)然。(自)東方住諸佛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東方住諸佛耶?(他)然。(自)彼佛何名、何生、何姓耶?彼佛之父母何名耶?彼佛之一雙弟子何名耶?彼佛之近侍何名,持如何之衣,持如何之鉢耶?於如何之聚落、村邑、都城、王國、地方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我先解釋一下為什麼「目犍連子帝須」尊者會問這些問題。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411.htm
相應部47相應14經/烏迦支羅經(念住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凡那些存在於過去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些世尊也有這樣最勝的一對弟子,猶如我的舍利弗、目揵連;凡那些存在於未來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些世尊也必有這樣最勝的一對弟子,猶如我的舍利弗、目揵連。
上座部佛教的相應部經典說明所有的佛都有兩個像舍利弗、目揵連一樣的上首弟子。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04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四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未來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
漢傳佛教的長阿含經說明所有的佛都有一個像阿難一樣的給侍弟子。
「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入滅後「大眾部」的「一切方住諸佛」「邪執」逐漸演變成「大乘假佛經」的「十方諸佛」,假佛法「大乘」經典的「十方諸佛」中最有名的就是阿彌陀佛和藥師佛。
既然「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已經入滅就由我來代替他問你們這些「大乘」「十方諸佛」的信徒。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最後一世出家前的名字是什麼?姓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最後一世的父母名字是什麼?姓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的兩大上首弟子名字是什麼?姓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的給侍弟子名字是什麼?
姓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出生地點的地名是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成佛地點的地名是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第一次說法轉法輪地點的地名是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穿的三衣從哪來?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托鉢乞食用的鉢從哪來?
假佛法「大乘」經典的作者在發明「十方諸佛」的時候沒有把故事編好,就算「大乘」信徒現在想要編也來不及了。
「目犍連子帝須」尊者早就在第三次結集的論事中安排了對付假佛法「大乘」的方法。
現在的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佛教,釋迦牟尼佛名字叫悉達多姓喬達摩,真正的佛全都是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由父母所生有名有姓的名人,佛弟子該歸依的佛是釋迦牟尼佛不是歸依來路不明、沒名沒姓的「十方假佛」。
偽經「大乘」楞嚴經瞎掰辟支佛去聽佛說楞嚴經
http://tripitaka.cbeta.org/T19n0945_00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毘迦羅先梵天呪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體。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呪,勅文殊師利將呪往護,惡呪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於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再來看更接近真佛法的漢傳佛教增壹阿含經怎麼說。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25_032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二
諸辟支佛若如來不出世時,爾時此山中有此五百辟支佛,居此仙人山中。如來在兜術天上欲來生時,淨居天子自來在此,相告:『普勅世間,當淨佛土,却後二歲,如來當出現於世。』
「是諸辟支佛聞天人語已,皆騰在虛空,而說此偈:
「『諸佛未出時,  此處賢聖居,自悟辟支佛,  恒居此山中。
  此名仙人山,  辟支佛所居,仙人及羅漢,  終無空缺時。』
是時,諸辟支佛即於空中燒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世無二佛之號,故取滅度耳。一商客中終無二導師,一國之中亦無二王,一佛境界無二尊號。
漢傳佛教《增壹阿含經》清楚記載佛說因為「世無二佛之號」「一佛境界無二尊號」所以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教還在的時候不會有其它佛和辟支佛存在,所有的辟支佛早在釋迦牟尼最後一世成佛前就先取滅度了,佛和辟支佛不會同時出現。
假佛經楞嚴經的作者不懂佛法才會瞎掰有辟支佛去聽佛說楞嚴經。
拆穿假佛法大乘僞經《心經》的千年騙局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15
雜阿含經(三八〇)
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真正的佛說「有苦集滅道」,
真正的佛不會說「無苦集滅道」否定佛自己說過的佛法,瞎掰「無苦集滅道」的「大乘」「心經」就是典型「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大乘假佛經」。
拆穿大乘偽經《金剛經》的千年騙局
「大乘假佛經」「金剛經」的詭辯術類似於「白馬非馬論」,「白馬非馬論」的作者瞎掰「白馬非馬」,「大乘假佛經」「金剛經」的作者瞎掰「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白馬非馬論」的作者想要混淆守衛的判斷力把白馬混過關,大乘假佛經金剛經的作者想要混淆大乘信徒的判斷力把假佛法混進佛教裡面。
稍微有點理智就知道「白馬是馬」,稍微有點常識就知道「所謂佛法者【不是】非佛法」「說佛有所說法【不是】謗佛」,真正的佛不會瞎掰「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否定佛自己說過的佛法,就算是三流的政客也不會講這種不倫不類否定自己言論的鬼話,「大乘」「金剛經」就是典型「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大乘假佛經」。
要想了解佛法必須修四念處避免被「假佛法大乘」誤導,例如「大乘」「妙法蓮華經」、「大乘」「華嚴經」、「大乘」「心經」、「大乘」「金剛經」、「大乘」「楞嚴經」就是典型「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假佛經」「假佛法」。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
在上面網頁點選《帝釋所問經講記》77頁可以看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對「假佛法大乘」的評論,馬哈希尊者的《毗婆舍那講記(含法的醫療)》詳細說明了如何修四念處增加智慧斷除所有煩惱。
http://santi4u.blogspot.com/
台灣班迪達禪修學會也有教導馬哈希尊者的四念處禪法。
http://dhamma.sutta.org/books/six_collection.htm
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尼泊爾的上座部僧團在西元1954年時推舉2500位長老舉行第六次結集,由馬哈希長老負責提問相當於第一次經典結集時的大迦葉,明昆長老負責答題相當於第一次經典結集時的優婆離和阿難,馬哈希長老和明昆長老一個字一個字仔細查證校訂出最新版的上座部巴利三藏,這說明了馬哈希長老和明昆長老是20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上座部佛教長老。
https://www.udaya.dhamma.org/zh-tw/
http://www.mutta.dhamma.org/new/HKVMC_Chi/HKVMC_Home_Chi.html
上座部佛教除了馬哈希尊者之外葛印卡的四念處內觀禪修中心也有很多分部,上面是葛印卡四念處內觀禪修中心網頁。
http://www.zndzc.org/
https://www.mahasati.org.tw/home/index.php
http://cn.watsanamnai.org/
watsanamnai-cn
http://www.mahasati.org/
上面是泰國上座部佛教隆波田正念動中禪四念處禪修網站。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all.htm
為了說明真正的菩薩成佛之道拆穿「大乘假菩薩道」的「騙局」,明昆長老特別把上座部巴利三藏和注釋中的菩薩成佛之道整理成《南傳菩薩道》,有興趣了解真正菩薩成佛之道的人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