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4日星期日

佛陀最後一餐的食物...

佛陀最後一餐的食物:“旃檀樹耳”還是“軟豬肉”?

漢譯《長阿含經·遊行經》和南傳《長部·大般涅槃經》都述及了佛陀最後一餐食物的名稱,前者為“旃檀樹耳”,後者在南傳上座部中多數被描述為“軟豬肉”。

筆者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如下:

一、巴利語方面

1、覺音尊者的觀點

是肉類。有的解釋為“軟豬肉”,有的解釋為有“軟野羊肉”的“五味食”。

2、nanadipa在“上座部佛教”網站發表的《慶祝衛塞節的意義》:

純陀邀請了佛陀和比丘僧團到他的家裡用餐,在供養的食物中,也準備了一些軟豬肉(sūkaramaddava)。

二、巴利語英譯

筆者看到兩種英譯,一種譯為“軟豬肉”,一種採用了音譯。

三、日本學者的觀點

1、平川彰《印度佛教史·第一章》(莊昆木譯)

這時佛陀所吃之物是sūkaramaddava,有人說是軟的豬肉,或者也說是一種香菇(栴檀樹耳)。

2、宇井伯壽《關於阿含經成立之考察》:

偈中有旃檀樹耳是從漢譯,這是一種菌類。原語是Sukara-maddava,現代學者譯成豚肉、豚之乾肉或是菌類。巴利系的古代註釋解釋為豚的嫩肉,而引用此解釋的註釋書又說有人認為並非豚肉而是竹筍;又有人說為菌類;更有人說是一種食物(ekam rasāyatanam) (Udāna edited by Steinthal, p.81, note 1)。由此可知,在寫此註釋書的五六世紀時,對此就已不能明確地了解。因此我從漢譯之說,採用菌類的說法。當然這並非有多數決定,而是認為在此場合,用此譯語比較穩當。學者有時採用解作豚肉的古注。此是與文學的語源作一併的解釋。更多少附以理由而主張是豚肉。雖說是古注,但因無足以令其他學者採信的根擦,才產生異說,而錄此異說的大註釋者達摩波羅(Dhammapāla)也不得取捨,未能決定。又現在的學者不明他國的古代風俗,如果只按照文字表面去解釋,是極不可靠之事,並且其他的多少理由,並不包含使人們得以承認的理由,故說應解為豚肉是有失於奇矯。這並非說我不贊成解為豚肉這一點,而是對這種研究議論的態度,不敢苟同。佛陀在吃了旃檀樹耳之後,腹得痢病之痛。原文是下痢之後(viriccamāna),此可解為下痢不止。此一語實在是很寫實地描繪了當時的光景。

四、巴利語漢譯

1、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原註:

原語sukara maddave,依覺音注亦有說不年青、不年老之殊勝的野羊肉,於軟柔飯中加上牛乳,亦謂五味食等說。又有人譯為“山豬肉乾”然依Dr.Hoey此地方之農夫,今尚喜食叢林中所生之一種球狀茸根,此稱為sukara-kanda,北傳漢譯有譯為栴檀樹耳,認為茸說較有力,今譯為“茸”。

2、莊春江譯《長部·大般涅槃經》:那時,那夜過後,鐵匠之子純陀在自己的住處準備勝妙的硬食與軟食,以及很多豬喜歡的菇蕈類[CFn163]後,時候到時通知世尊:「大德!時候已到,飲食已〔準備〕完成。」

3、巴宙《南傳大般涅槃經序》:關於佛陀得病致死之事,本經有詳細記載。最初他在毘舍離附近的白鹿瓦村安居坐夏時,忽罹劇痛痢疾,幾乎殞命(第二章23)。後來鐵匠窮達以旃檀樹耳Sūkara-Maddavaṃ設齋供佛:飯後他「忽患嚴重性血痢,劇痛幾瀕於死。」

4、巴宙《長部·大般涅槃經》:爾時鐵匠窮達於其夜清旦在自己家裹備辦甜粥糕餅及栴檀樹耳[PFn01],白佛言:「世尊,諸事已備,唯聖知時。」

5、蕭式球譯《長部·大般涅槃經》:純陀.鐵匠子在黎明的時候,吩咐在自己的住所準備美味的硬食物和軟食物,還有很多木耳[SFn18],然後使人通知世尊:“大德,現在食物已經準備好了。”

6、謝力譯《大般涅槃經》注:菇菌類,原文作sūkara maddava。傳統譯為旃檀樹茸。覺音之註釋作鮮嫩的野山羊肉;之前通常認為是野豬肉。據西方學者的考證,此物應為松覃(學名:ārmilaria matsutake。日本作“松露”。)

7、《佛學大辭典》“釋伽牟尼”詞條:

釋尊在世之最後一年,離摩揭陀國,北渡恒河,經毘捨離(梵 Vaiśālī),至波婆城(梵 Pāvā),受金工純陀(梵 Cunda)之供養,因食蘇迦拉摩達伐(巴sūkaramaddavaṃ,即旃檀樹茸)而罹病。

註解:「栴檀樹耳(DA.2)」,南傳作「豬喜歡的菇蕈類」(sūkaramaddavaṃ,逐字直譯為「豬+柔軟」或「豬+喜歡的」),此字指嫩豬肉或菇蕈類,至今為止無法定論。

8、廖文燦譯《漢巴詞典》“sūkaramaddavaṃ”詞條:

sūkaramaddavaṃ(sūkara為豬肉+maddavaṃ柔和),旃檀樹菌耳,(他譯:豬肉)。

9、《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檀耳”詞條:【檀耳】係指生於旃檀樹之木耳。詳稱旃檀樹耳。據《長阿含》卷三〈遊行經〉所載,佛陀在食用鐵匠週那(一譯窮達)所供養的檀耳之後,患背痛,不久,乃入涅槃。

10、藍吉富《南傳大藏經的意義及應用價值》:【《長阿含經》卷三〈遊行經〉曾載一事雲︰‘是時周那,尋設飯食,供佛及僧。別煮旃檀樹耳,世所奇珍,獨奉世尊。佛告週那,勿以此(旃檀樹)耳與諸比丘。週那受教,不敢輒與。 ’這段記載是寫佛陀臨涅槃前那段日子,接受信徒週那供養的故事。使讀者覺得納悶的是,週那供奉佛陀以‘世所奇珍’的旃檀樹耳,而佛陀卻告訴週那,不要將那種珍貴東西給其他比丘。這是為了什麼?這麼珍貴的食物,佛陀為什麼不肯與諸比丘共同食用?關於這問題,我們在北傳的《阿含經》裡無法找到答案。因為在經文中,除了上述記載之外,另外並沒有任何說明。然而,在南傳《長部》第十六經的〈大般涅槃經〉裡,對於這問題則有很清楚的解釋,讀者在閱讀該段經文後,不但不會對佛陀的行徑起懷疑,而且會對佛陀的慈悲大加感動。該經第四章十八節雲︰‘佛告窮達(週那)說︰“窮達,凡是你所備辦的旃檀樹耳盡奉獻於我,其他食物如甜粥等則分給比丘僧眾。”’第十九節又載︰‘爾時薄伽梵告窮達說︰“窮達,所有剩餘的旃檀樹耳應埋藏一小孔裡。窮達,我不見地上任何人,……除如來外,若服用該食物能有適宜的消化。”’(此處所引,根據巴宙譯,《南傳大般涅槃經》)讀了南傳本這段經文,我們立刻會恍然大悟。原來佛陀是為了怕其他人吃了會身體不適,才作這種吩咐的。如果我們只讀北傳的《長阿含經》,恐怕只有在心里永遠存疑,而無法得到該問題的圓滿答案。 】

筆者認為,上述各種觀點的來源有三個:

第一,漢譯《長阿含經·遊行經》。

該經是《長阿含經》的第二部經,後秦弘始十四年至十五年(412~413年)罽賓沙門佛陀耶舍誦出,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為漢文。在《長阿含經·遊行經》裡,這個詞被漢譯為“旃檀樹耳”。

佛陀耶舍使用的是健馱邏語(證據很多,見拙作《佛教的嬗變》第四章),該語言是死語言,其原語如何拼寫、是何詞義恐怕永遠無法驗證了,我們只能相信佛陀耶舍和竺佛念的翻譯正確。但是我們還需要留意一個問題,就是《長阿含經·遊行經》的源語肯定不是犍陀羅語,犍陀羅語的文字是譯文,犍陀羅語的譯文是否準確更是無法檢驗了。由於多了這個中間環節,即使佛陀耶舍和竺佛念的翻譯準確也說明不了多少問題,因為我們無法知道原始《長阿含經·遊行經》中該詞的準確含義。

當代漢傳佛教的相關文章大多將該詞表述為“旃檀樹耳”或一種菌類,這種譯法只有一個依據,就是漢譯《長阿含經·遊行經》。

第二,南傳上座部覺音尊者的註釋。

覺音尊者註釋的原語可能與今天巴利語中的是一個詞,但這並沒有絕對把握。

覺音尊者大約是五世紀人,他的著作、註釋被南傳上座部普遍接受,故南傳上座部的相關文章均將該詞表述為“肉”,多數表述為“軟豬肉”。

第三,現存巴利語《長部·大般涅槃經》中的“sūkaramaddavaṃ”。

筆者不懂巴利語,只能參照上述羅列的漢語文章做試探性解釋。 《佛學大辭典》:sūkaramaddavaṃ,逐字直譯為「豬+柔軟」或「豬+喜歡的」)。廖文燦譯《漢巴詞典》:sūkaramaddavaṃ(sūkara為豬肉+maddavaṃ柔和)。該詞是由兩個單詞組成的複合詞。如果這種解釋準確,從sūkaramaddavaṃ一詞中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菌類”的含義,只能翻譯成軟豬肉或人喜愛的豬肉(豬身上好部位的肉)。

《遊行經》和《長部·大般涅槃經》中,都有佛陀讓周那將食物僅供給佛陀一人的說法,佛陀肯定不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不會因為這種食物是天下難得的美食而獨吞,他不讓周那分給其他比丘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是軟豬肉,屬於比較平常的食品,佛陀不會不讓周那分給其他比丘,也不會有《長部·大般涅槃經》中除瞭如來無人能夠消化之說。按南傳“除了佛陀無人能夠消化”的說法,豬肉的可能性反倒要小些。

當代對巴利語《長部·大般涅槃經》的漢譯和日譯,受《長阿含經·遊行經》的影響更大,基本沒有採用南傳上座部的說法。這與漢傳佛教系統禁止肉食或許有一定的關係。

對於一個特定的概念性的單詞,其詞義很難把握。筆者傾向於南傳正確,主要理由有兩點:第一,巴利語是非常古老的印度語言,巴利語佛典的準確性高於漢譯佛典;第二,覺音尊者學識淵博,著述頗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